《访问童年》
车子驶入一座小山坡时,助理提醒简渊快到了。简渊从假寐中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边黄、红、绿色交错的漂亮落叶乔木。他揉了揉自己的鼻梁,迅速清醒过来。
他甫一回到美国,就投入到之前积下的工作中,这一忙,直忙到了秋季,紧接着又到了筹备下一年选题的关头。一些常年合作的作者,自有版权部和各个编辑去维护,而对于某些头一次接触的新作者,简渊则会亲自拜访。
他现在就在前往旧金山郊区一个富人社区的路上,让他不辞辛劳地从东海岸飞到西海岸来洽谈的,是一位心理医生背景的作者。从知名度上来说,这位医生还未出名,但他之前出版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我是妈妈》,获得了商业与口碑的成功。其独特的心理学视角,具有很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也是吸引简渊想与他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与重磅作者合作,自然能为公司锦上添花,但简渊更喜欢发掘有创作潜力的作者——一位由他甄选出来的大作家,除非在原则问题上实在谈不拢,否则简渊必然拥有作品授权的优先地位。
车行来到坡顶,通过对话,电子门缓缓打开。作者的家建在这个社区最高的地方,可见经济条件绝对不差。这样的作者,比起版税收入,多数会更在乎作品带来的业界和读者认可。也就是说,打动他们的不是钱,而是出版方和简渊本身的专业水平。
会谈就在作家的客厅进行。这位作者曾任职于斯坦福的心理学专业,有着自己的心理诊所。因此虽然是位新人作家,他却已经五十多岁,并不是个年轻人。在他作品的序言上,注有他写书的初衷:想要用自己大半生的研究,给迷茫者一个寻求出路的希望。简渊十分认可这个价值观,而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把能他“工作之余的写作兴趣”发展成稳定、并且是和双日合作的稳定兴趣。
“您好亚伯斯博士,我是双日出版的简渊,很高兴您能播出时间与我们见面。”进行客气的问候后,简渊和助理被让到了沙发上。
两人之前只是电话联系过,所以亚伯斯戴上眼睛仔细看完了简渊的名片,抬头赞叹道:“虽然听你的声音就能大致推测,不过与你名片上的头衔相比,你还是比我想象的年轻。”
“这是我的幸运,前辈们一定羡慕我有更充裕的生命,读到更多《我是妈妈》这样的优秀作品。”简渊以一句玩笑把对方逗乐,同时开启了对话。
既然是谈合作,简渊当然看过《我是妈妈》。书里描写的是一群很独特的群体:未成年母亲。小说是关于一位16岁的少女乔杜拉和她的男同学发生关系并怀孕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这个边缘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业、家庭关系、未来的道路。故事的结局,孩子出生,两个未成年的父母住进女孩的外婆家,并开始寻找工作,打算努力建立一个正常的家庭。
作者本身并不作任何价值观的代言人,他既没有鲜明的批判,也没有鲜明的认可,只在小说最后,以故事中一位心理学医生的口吻,表示:“我们一直认为原生家庭对子女拥有无法磨灭的影响,并且每年涌现的案例也在固化这个认知。但我们渐渐忽略了——这只是一个理论,不是定律。当乔杜拉紧张地坐在我对面时,我除了想到‘哦,这又是一个单亲家庭女孩’之外,我也在思考,该怎么帮她打破原生家庭的锁链。”
在简渊读这本书之前,他从来没关注过这个群体,因此,他对亚伯斯的肯定并不是虚伪的恭维。作为出版人,他虽然对所有作品都一视同仁,但他也有自己偏爱的类型,他喜欢能带给人发现感的作品,亚伯斯的小说正是如此。他谈到亚伯斯带给自己的新体验,并由此及彼,谈到他独特的经历和理念能带给读者们的价值,最后还聊到了鲁迅。
“鲁迅最初立志当一名医生,可当他深刻地认识中国那时的现状后,说了句很有名的话,‘我觉得学医是救不了中国人的。’这是他弃医从文的契机,也是他成为中国文坛一座高山的开端,因此我觉得您的作品,绝不是只对您所描写的这些人有意义。”
亚伯斯明显对几十年前大洋彼岸的那位“同仁”很有兴趣,两人的话题渐渐打开,已超出了对作品的讨论。这样相谈甚欢的气氛,简渊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大概率地达成了。但随着话题的深入,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人。
“博士,那依您的经验看,如果对这些家庭不加干涉,他们是不会改变的?”
亚伯斯点了点头,十分感慨:“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魔咒,能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很多人都以为这些未成年母亲最大的压力来自家人,其实不是这样。很多母亲,对自己女儿在这个年龄怀孕,不以为然,因为她们自己也是这样的。我曾在公益组织里见过祖孙三代,都在未成年时就做了单亲母亲。家庭……在我眼里,它像气旋,没有危险时,它风和日丽,可一旦形成台风,它就可以毁掉一切,一切!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抵抗。”
简渊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问道:“如果想要改变呢?”
亚伯斯略停了一下,审视了简渊一眼,带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