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 40 章 袁绍和袁术两兄……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在天幕之下的两个地方, 为未来做着谋划。然而,天幕却不再提及他们。 【好,我们把话题拉回到东吴的建立上。相比于后来精彩艳艳的孙策和孙权二人, 其父孙坚也就是东吴政权初期的奠基人, 反倒没有多少关注度。】 【其实孙坚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极为复杂,他从来不缺乏谋略, 可是打起仗来又是另一个极端,勇猛无畏甚至将生死视于无物, 最终陨落于一场追击。他既有正史上对于他“忠烈”的赞誉, 却也有一些曾经打家劫舍的黑点。】 建安二年, 十五岁的孙权遥望天幕, 微微吃惊。 由于出身乱世,父亲又在他九岁的时候, 便因为征讨刘表而战死身亡。 自打记事以来,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家中也经常迁移。说起来曾经作为一个年幼的稚子,他不免对父亲心生怨怼过,以至于在父亲的丧礼之上, 他心中虽然酸涩难过, 却不知道为何很难哭泣出来。 而在那之后,又是很长时间地居无定所。还好, 他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和一个颇有能力兄长, 在母亲的教育和兄长的帮扶之下,他相对安全惬意的长大。 这么多年已经过去,时光逐渐冲淡了幼年的记忆,他开始怀念已逝的父亲。 可是哪怕是有兄长和母亲的时常教导,他对于父亲的印象, 也有些逐渐地趋于模糊。所以在天幕,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他莫名生出了一番情绪,既兴奋又紧张。 然而,听到了天幕上这番评价,他又不禁微微拧眉。 【孙坚故乡就是在吴郡,并且祖辈开始就在吴地做官,在东汉末年,他从一个小小的县吏,逐渐积累起声望,在黄巾起义时期崭露头角,初建功业。后来在董卓之乱的时候又和诸侯起兵征讨,再之后就是归附袁术。】 【说起来他一生中的这几个阶段。出身吴地小官吏家庭的他,也算得上是少年成名。他十七岁做县吏的时候曾和父亲前往钱塘,也是在那个时候遇见了一次海上贼寇,或许是少年意气。孙坚丝毫不害怕,也没有听从父亲的劝阻上前庄做官府派来的人便轻而易举地斩杀了贼寇并且吓退了他们。】 【这场意外为孙坚带来了很大的名望,于是他便从一个小小的县丞晋升成了代理校尉。后来他又因为有人在会籍起义,迅速拉起一支千人的队伍平叛而升任县丞。】 孙权去岁,刚刚被终于取得了会稽之地的兄长委任了官职,却还是和母亲吴夫人居住在一起。 他今日来的后院就是给母亲请安,只不过却在母亲院落的女士告知之下,得知了吴夫人平日里操劳过多不免劳累,现在午间已经小憩睡下了。 就在他告退之际,却正好看到了天幕。 孙权不由得惊叹:“这样看来父亲的确是当世之英雄。” 只不过这样的场面还是不要让母亲看见了,以免她思及以往,再悲伤过度,那就是不妙了。 可惜这惊叹之余,他没回过神来。 巧的是这江东的天气无常,正好赶上前些日子刚下过雨,这两天,又阴恻恻的,时常乌云密布。女使害怕突然下起了雨,把老夫人钟爱的名贵花草给浇坏了,便把这些花盆移到了廊下。 而孙权正好不慎将脚边廊下摆着的花盆踢倒了一下子砸碎在地,发出清脆的声音。 孙权刚想着怎么找补一下,然而这花草可以再买,吴夫人此刻却已经醒了。他被女使招呼进去,紧接着就隔着帘子听见了母亲的声音。 “哎……仲谋?仲谋你在前面做什么,刚才是什么声音?” 孙权连忙上前去行拜礼,吴夫人自然早已整理好仪容,端坐在一旁。 吴夫人已经上了年纪,青丝中俨然已经有一半夹杂了白发,加上这些年的操劳面目稍显老态,只能依稀从她的五官上辨别出她当年是怎样一个美人。 只不过即便如此,年少的教养却始终镌刻在她的一举一动之中,颇有一番大家之资,她柔声呼唤着小儿子,问道:“仲谋,刚才我依稀听到了什么声音,可是你大哥出了什么事吗?” 夫君的青年离世已经给吴夫人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到底是作为一个母亲,一方面她的见识和学识都能期待儿子闯荡出一番功业,而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乱世里,她也不免生出几分担心。 然而,孙权此时却没有想好该如何回答,只是支支吾吾,左右顾盼,最后只想到一句搪塞的话:“母亲多虑了,其实没什么大事,只是儿子想来给母亲请安。” 没有什么大事吗?吴夫人眉头紧锁,还想要追问,天幕之人却又提前一次出声。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刘氏江山俨然摇摇欲坠。中郎将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然而,孙坚只招募了一千余人的兵马,就敢跟随其东征西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