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这世道从未教过她,何为心悦,何为深情。
她从幼时起就偷偷读过那么多典籍,从不曾读出情为何物。世俗礼教规范她,父母长辈训责她,几千年来秘密织就的那张看不见的巨网吞噬她。
女子不该有才,只需驯服就是,女子不必习字,只要德行不亏便是,女子不可踏出闺阁,专心女工才好,女子口中绝不许谈情,却必须依家族之意嫁人生子。
那年她十八岁,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她的夫君又一次外出赴考,她守在宅院里安静度日。
也幸而她未曾动情,不识愁滋味,在少女懵懂的眼里,那座大宅尽管长日无聊,却也悠哉和乐。
每日闲暇,她爱教金玲认字,春去秋更,一点点的,从三字经教到李杜诗。
金玲在念书上的天赋并不出众,却是小院里唯一愿意陪她“胡闹”的人,每到黄昏,其他丫鬟们围坐一团,或做女红,或逗弄鹦鹉,天光云影将院子染作绯色,偶有细风吹过,也吹远了吟诗声。
这日太夫人着人将她叫去,特意嘱咐不必带人伺候。
满院仆妇都有些紧张,她不明所以地跟着去了。
太夫人近年来已上了年纪,眉眼之间仍藏几分刻寡,待她请安后,十足和蔼地让她坐下,用家常口气问:“近来身子如何?”
“多谢太夫人挂心,我很好。”
“想家么?”
自然想的,她闻言点点头,“前日才收到家中来信,母亲说备下了中秋糕饼,想叫我家去一趟,太夫人,我能去么?”
“母女情深呐,”太夫人怅惘一叹:“预备去上几日?”
“我想,五日,可以么?”
“时哥儿不在,这家中可有仆妇怠慢你?”
“并无。”
“那便好。”太夫人不再看她,侧头问身旁嬷嬷,“拜月的鲜果和香案都预备好了么?”
寥寥数语后,太夫人让嬷嬷送她回小院,却并未允她中秋归家。
那时候她不通世事人情,也忘了古书上曾说: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她也并不晓得,彼时太夫人因自己入府两年仍无身孕,已对外头露出些意思来,预备着要给孙儿抬一房妾室。
而向来守礼的母亲正是打听到了消息,这才故意挑在中秋叫她归宁。两边都不曾把话说破,只隐而不发地互表不满。
那一年的中秋,余时犹自在外奔波,因太夫人称病不起,府里便没有如往年般大肆宴请,她带着院里的丫鬟与嬷嬷们,照样把拜月节过得热热闹闹。
金玲手上提一只兔子灯笼,眼里亮晶晶地问:“今日当真有火腿馅儿的月饼吃么?”
一旁的丫鬟就笑话她,“又发痴了,谁还哄你不成。夫人从小就不爱这个滋味,总是赏给我们,待会儿刘妈妈送来,你只管趁热多吃几个。”
“不,我尝半个就够了,”金玲急得摆手,“多金贵啊,要是在我家里,火腿这样的好东西,十年也吃不上一回。”
众人正在玩闹,太夫人身边的曾嬷嬷过来送桂花酒,顺带着叫走了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