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很有用的变化
据史书记载,此玺用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秦始皇所用的御玺,就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 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传国玉玺,是每一代皇帝,都想得到的镇国之宝。 这东西是所有野心家,做梦都想要得到的东西。 可惜,最终它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秦汉之时,传国玉玺的流传很明确。 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 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 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 隋亡后,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 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 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就没有传国玉玺了。 在古代,传国玉玺是皇帝的象征。 在圣旨上盖上玉玺,代表的就是权威,是皇帝的金口玉言。 玉玺是有很多个的,不同的文书,盖不同的玉玺。 但是传国玉玺,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唯一而又神圣。 传国玉玺,是老皇帝在驾崩之前,当着各位大臣的面,亲手交到继承皇位的太子手上,以示将朕的天下传给下一任新皇。 隋朝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拿回了传国玉玺,随后又由隋朝传到唐朝。 在这1000多年里面,传国玉玺要么父传子、子传孙,要么被将军或者宦官夺走,改朝换代。 大家对传国玉玺有一种神圣的追求,唯有传国玉玺在手,当皇帝才是天命所归。 但是到了唐朝末年,中国历史又一次坠入到五代十国的纷乱中,皇帝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在这样的乱世里,传国玉玺不见了。 所以传国玉玺传到了宋朝,就已经失踪。 宋朝、明朝、清朝,都曾到处寻找传国玉玺,但每次都无功而返。 传国玉玺到底去哪了呢?经过无数人研究,一直到现在,就有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唐亡时,掌管传国玉玺的官员,把它扔进了皇宫池塘,池塘淤泥甚多,后来又经乱世,也一直没再打捞上来。 第二种说法,说五代后梁初年,有人得到过传国玉玺,但是此人觉得不能把传国玉玺献出来,自己又没能力当皇帝,就把玉玺深埋地下,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第三种说法,五代十国,争当皇帝的都是些不懂礼法的武夫,心中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得玉玺者得天下的正统观念,很有可能把传国玉玺毁掉了,制作成了一些玉质饰品了。 根据这三种说法,如果是第三种,那么陈文哲或许有朝一日,能够凑齐传国玉玺。 就算碎了很多块,他也能一点一点收集齐全。 但如果是第一、二种情况,他怕是再也找不到它了。 所以,从宋代开始,出现的传国玉玺都是假货。 比如宋代,就是蔡京授意献出的假传国玉玺。 还有辽代,辽主洪延禧遗落桑干河的传国玺,也肯定是假的传国玉玺。 事实很明显,一次大败,虽然苍茫逃窜,但是连传国玺都遗落在桑干河中,就比较夸张了。 这段史实提到的辽主洪延禧遗落的传国玺,是怎么得到的? 这一点值得考察,难道是辽主先前从宋朝那里得来的? 可以肯定,即使是从宋朝得来的,也不是失传的传国玉玺再现,更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国玉玺。 当然,到了元代也有,南宋监察御史杨应奎,曾经献给元军一枚传国玉玺。 这里提到的传国玺,虽然号称为传国玺,但这是伪称,也是假的传国玉玺。 因为,根据史学界考证,目前为止,在宋朝历史上,从没有发现过失传的传国玉玺。 难道在元军入侵,战乱纷飞,无力抵抗,行将灭亡的南宋,朝廷还会拥有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吗? 在宋朝,如果哪一代提到传国玺,其所传承的,一定是宋徽宗炮制的,不是真的失而复得的传国玉玺。 宋元没有,到了明清,干脆就不提了,因为出现过的传国玉玺,更加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