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不停的惊叹
陈文哲抬头看了一眼老头,不地道啊! 说话凌磨两可,他要注意了。 这种不说死的话术,自然是留有余地,这样,他也需要留有余地。 没有理会老头手里的那件胭脂水的高足杯,陈文哲直接拿过来那件胭脂红。 他可不管客户是怎么想的,他只看对的。 你别说,今天还真遇到了好东西,他手中的这一件,一拿到手中,他就感觉很对。 在细看发色,虽然是暗红色,但是,这才是真正的胭脂红。 至于另外一只,那种比较鲜艳的淡红色,行内人称为胭脂水。 其实东西没有什么可看的,看胭脂红的发色,看胭脂红的配料,再就是看落款。 至于器型,拿在手中,不用看,只是用摸的,陈文哲就知道对不对,毕竟这是他的专业。 雍正款胭脂红釉高足杯,敞口,深弧腹,圈足。 足内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釉面光素无纹。 圈足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蓝料款。 这只杯子线条优美流畅,胭脂红釉厚润匀净,气质不凡,肯定是雍正朝瓷器精品。 原来陈文哲还不知道,胭脂红的器型之所以那么贵,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其内掺了黄金,所以胭脂红也被称为金红。 当然,这些知识,都是因为他买下来的那一件雍正胭脂红地的珐琅彩瓷,才能知道。 现在他知道,胭脂红釉因其色,极类闺秀所用的胭脂,才会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种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及以后各朝均有烧造。 施釉方法是在洁白的薄胎壁上,采用吹釉的方法,施一层匀净的胭脂红釉。 由于工艺难度极高,故而十分名贵,传世所见以雍正朝质量最高。 按呈色深、浅可分为胭脂紫、胭脂红、胭脂水。 其实,这种红釉,不是国内发明的,而是从国外引进的,具体好像是1650年,一名荷兰人叫卡西亚的人发明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中记载,当时岁例贡御的57种釉、彩瓷器中即有“西洋红色器皿”。 相较于我国传统低温釉上红彩的矾红釉,胭脂红色彩偏粉,更显娇艳,釉质更显润亮。 要不是他收到了一只,了解过一些胭脂红的专业知识,他还真不知道这些知识点。 就是因为很清楚这种瓷器是怎么烧制的,所以,刚拿在手中,陈文哲就确定了,这东西对。 果然,他心中刚刚这么想,系统的反馈就来了。 成就值加一,这是肯定了他的想法。 今天总算是有收获了,只是这一件,价格就超过百万。 “小伙子,这一件不看了吗?我需要的钱可不少。” 到了这个时候,老人已经有点着急。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鉴定师有真本事,要不然不会只抱一抱,就知道那块金砖是纯金。 就在刚才的一会儿工夫,叶乘风和赵菲已经利用各种方法,测试了那块金砖的纯度。 甚至是征得了客户的要求之后,还把那块金砖大卸了八块。 真的割成了八块,并且没有在内部发现任何问题,这时他们才给那位客户兑付了足够的现金。 两万多克,六七百万块钱啊。 不得不说,金牌典当行是真有实力,可手续费也真心不低,百分之八,这个还真不是谁都损失的起的。 只是这么一笔生意,公司净赚五十六万,也不知道那人为什么这么着急,居然连一天的时间都等不了。 要知道,去银行,这笔钱就可以省下了。 没有自己动手,就完成了一笔上百万的生意,陈文哲自然很高兴。 加上这一次,今天没准他就能做成第四笔百万级的生意了,到时候,距离他成为一级鉴定师,可就不远了。 被面前的老爷子叫醒了,陈文哲不好意思的拿起了另外一只杯子。 果然,这一只不行,釉色虽然对,但是,内部不含金,也就是说,不是金红。 不用黄金,只靠现代化学原料来调制,不管你调配的再好,也不是纯正的胭脂红。 陈文哲见过胭脂红在珐琅彩瓷中的利用,通过那一件瓷器,他知道纯正的胭脂红是什么样的。 所以,他一看手中的这只小碗,就知道是利用现代化学原料,调配出来的颜色。 所以,他随意看了几眼,就放下了,接着拿起来了另外一只。 他自己那一只,他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