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人之先也祖龙
玉猪龙是考古界命名的,仅仅是看起来有点像龙。 至于在当时叫什么,现在并没有人知道。 还有人把这种文物叫玉猪熊,这说明跟传说中的龙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考古出土的和古典记载的龙,最接近我们现代龙的是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 龙形玉佩的龙,不管是从身体构造还是体型来看,都跟我们印象中的龙很接近。 如下面展台上的战国龙凤佩,这些玉佩上的龙纹,才是真正的中华龙。 这些是玉佩,是扁的,只是一种透凋。 当然,只是从特定的角度看像龙,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那就是一条线。 在战国之前还出土过一些龙的形象的文物,以玉凋为主。 但是看起来和我们印象中的龙,相差都比较大。 这也能说明,艺术作品中的龙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变化。 而我们印象中的龙,是从比较近的古典记载中得到的。 所以越到后面,龙的形象和我们想象中的形象越接近。 到了现代,因为凋刻技术的发展,龙的形象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细腻。 但是从这个领域的发展中,看不出龙的身份的变化。 只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龙自古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形象越来越完善。 如果再来看另一个领域,那就是文字对龙的记载。 下面的句子,是从山海经当中摘录出来的。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 其神皆龙身而人面。 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 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 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 在山海经当中,从来没有直接写到过一条龙的形象。 像上面这些句子,都是用龙来做比方的。 龙首就是说脑袋长得像的龙,龙身就是说身子长得像龙。 我们知道,写文章的时候为了说清楚问题,往往用人们比较常见的事物来打比方。 比如说告诉你牛头梗长得像孙红雷,那么你就有一定印象。 如果告诉你像赵三娃,你就没有任何印象,因为你不知道赵三娃是谁。 这说明龙在当时,是比较常见的动物。 甚至写到了龙骨,山海经之中也没有描述龙骨是什么样子的。 说明他心里断定,读山海经的人是知道龙骨的样子的。 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所以不用花刀骨(笔墨)去描述它们的长相。 山海经时代的文字,是用刀刻在兽骨上的,叫骨刻文。 在山海经时代,龙既然是一种常见的动物,那么到底是家畜还是野兽呢? 山海经也给我们透露出来了,下面是摘抄的几句。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冰夷人面,乘两龙。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耳两青蛇,乘两龙。 无一例外,都是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就像老子的青牛,关云长的赤兔。 而且都是乘两龙,没有一个人是坐着一条龙出行的。 但是山海经并没有说这些龙是飞行还是爬行,我们一般理解为在空中飞来飞去。 这说明在山海经时代,龙这种常见的家畜,主要作用是坐骑。 它们不能像九尾狐那样在荒山野岭自由生长,偶尔找个人来吃一下。 也不能像巴蛇那样,饿了吃一头大象,吃一次管三年。 它们的作用等同于牛马,他们的地位是非常低贱的。 而在山海经之后,包括尚书,论语等对华夏起到重大影响的书,都没有提到一个龙字。 春秋战国时期,仅有荀子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龙:“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一直到史记出炉,又提到龙了。 而且讲到的是,华夏最后的两条龙。 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 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 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