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元人更会玩
期的器物有着狂热的追求。 他们不光喜欢收藏商周战国的古董,还用他们最擅长的材质——瓷。 他们用瓷复活了那些古老神秘,又具有威严的礼器。 琮就是其中的一种,以龙泉窑生产的居多。 到了宋代,它已经不像《周礼》中那样,有严格的使用规定,而是发展了新用途,陈设、插花皆可。 不过,到了元代,琮式瓶的造型又有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琮式瓶放置在底座上的效果。 就像今天赏石,会给它配一个木质底座一样。 只不过这种琮式瓶,是将底座用泥凋刻好烧成的。 有些是活动的,可随意取下来的。 有些是与器物直接上釉烧在了一起,成了“连体装”。 这样一种器物与底座组合,成为一个新造型的,除了龙泉窑生产,在同时期的影青、元青花上也能找到。 主题器物和底座形式多种多样,多为梅瓶、香炉一类。 而底座的形式,明显为家具样式。 有的像圆形坐凳,通常做成束腰四腿,或六腿外翻马蹄。 这样形成壸门式,边上会装饰如意云纹。 托泥下有如意头式四短足或六短足。 束腰、马蹄、壶门、托泥,都是我国传统家具中的结构部件。 像是元代的琮式瓶,因是较为特殊的方形器,下接的底座也类似是方形家具的组合。 而这些我们都能在宋至元时期的家具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很明显,这类“连体装”造型,并非臆造。 而是当时现实生活,使用场景的一种体现。 现在可以大胆猜测,这时候一些香炉、梅瓶、琮式瓶,会配合木质的家具底座使用。 比如,齐鲁高唐金代虞寅墓壁画中绘有盆架。 冯道真墓,还出土了盆架的实物,证明当时施釉这样的使用习惯的,而且造型结构也十分相近。 在这样的使用习惯下,聪明的瓷器制造者,在制作器物的时候,就将底座与原器皿相结合,以一种联合体的新面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