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父乙鼎
继续下翻照片, 错金银铜方鉴与铜方罍,罍置于鉴中,罍内又有提勺一件,勺细长柄,环形柄首。 在缶、罍内装酒,在鉴内放冰,就可达到冰酒的效果了。 最著名的方鉴缶组合,要数曾侯乙墓出土的那两件了。 曾侯乙铜冰鉴不仅体量大,设计的也十分巧妙。 铜缶在内,铜鉴在外,鉴缶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用来置冰块,借以冰酒。 与别处的鉴缶组合不同,曾侯乙铜冰鉴还有鉴盖,鉴盖的正中间开方形口,铜缶的口正好嵌在其中。 这也让整个鉴缶的造型,更为完整。 器表上的立体纹饰也足够用心,它以四兽为鉴足,器身有八个拱身龙形耳钮。 钮尾均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小花点缀其上。 在没有冰箱的前提下,古人却可以在炎炎夏日享受冰饮。 那么在古代,夏日的冰块又是从何而来? 炎炎夏日,古人所用的天然冰块肯定是提前采集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从西周开始古人就开始用冰了。 2002至2005年,考古学家在长安汉长安城长乐宫五号遗址内,发现了大型的“皇家藏冰室”。 1992年,在南河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后陵墓地宫内,发现了石砌的“藏冰柜”。 而现在神都故宫内,现存的清代冰窖也有4座。 古人在寒冬时节采冰,将冰块储存在阴冷的冰窖里。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凌阴”即冰窖,冰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先秦时期叫“凌阴(凌室)”。 汉、魏、唐、宋时期称为“冰井”,明、清之际称之为“冰窖”。 “二之日”即每年农历十二月,“三之日”,即农历正月。 古人在寒冬腊月在结冰的湖泊、河面中开采大量的冰块,然后在正月将这些冰块储存在冰窖里。 当时有专门的掌管冰务的人,叫“凌人”。 在唐朝时,对于每块冰块的大小、厚度也有规定,规定“每岁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 到了仲春时节,还要由天子举行专门的开冰仪式,祭祀过程中需要祭祀羔羊。 由此可见,哪怕对于贵族阶级来说,冰块也是十分难得的。 一般而言,诸侯、公卿大夫一类的才享有使用冰块的权力。 对于古人来说,铜冰鉴恰好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冰箱”。 也许这些东西在古代王室之中,比较流行,所以只要是王侯墓中,好像都有一只青铜鉴。 要不然这里不会出现这么多件青铜鉴,也就是说,每一件青铜鉴,都代表着一座古代王侯的大墓? 这幸亏是在解放前挖的,要不然,这摊主一家子都得吃花生米! 不过,人家支撑了下来,把这些宝物流传到了现在,那就是他们的福报了。 越是翻看照片,陈文哲越是感慨。 在一百多年前就能有心思保护这些古董,这位摊主的家族不简单。 很明显,他们找到的鼎和簋不少,绝对不可能只有九鼎八簋。 这也就怪不得他们,居然把一套的九鼎八簋,堆积在一起拍照。 此时,陈文哲已经又一次看到了一套七鼎六簋。 这一次也许是因为数量比较少,他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所以,照片之中出现的鼎和簋,陈文哲都清晰的看到了上面的铭文。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的很多,鼎和簋也不算多么少见。 其中十分著名的也不少,像是天亡簋、德方鼎、宜侯夨簋、小盂鼎、何尊等,都是西周时期的重器。 像是小盂鼎这样的青铜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上铭文。 而眼前影集之上的青铜器,之所以不出名,也不过是因为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通过它们之上的铭文,研究出什么来。 陈文哲知道,只要这些东西曝光,很快就会造成极大的轰动。 就算东西不曝光,只是铭文拓印出来,也能引起极大的轰动。 看来这一家对于这批青铜器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看了看周围,出现的青铜鼎和簋,都没有几个铭文,再就是其他的一些铭文很少的青铜器。 这么一对比,那辆体型巨大的铜马车,反而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