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一朝鱼化龙千年爱无穷
明清时期的石雕题材也多元化从宫殿庙宇到民宅桌案,从造像与神碑到护子狮和拴马壮,无所不用其极。 审视古代石雕艺术,不能用片面的时代喜好去审视美丑。 因为不同时代的先民,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生产工具下,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随着文化的传播和交融,题材也开始愈加丰富,多元化。 这是客观存在的,要用综合性的眼光去审视历史遗留。 现在的时代是石雕艺术的末法时代,现代人能够做到的,就是用现代的审美去展示与陈列古代石雕遗留。 能做到完美的陈设,就是我们这代人对古代先民最大的尊敬。 “这是明代鱼化龙小石屏?” 这块石屏风长55,高28,厚11厘米。 石屏尺寸小巧,两侧浮雕鱼化龙,古喻金榜题名,寓意青云直上,高升昌盛,青石全品。 “青花是龙鳞,鱼飞起彩虹。一朝鱼化龙,千年爱无穷。” 这是鱼化龙对于纹饰的重要性,也是鱼化龙的应用。 “鱼化龙”是汉族传统寓意的吉祥纹样。 明清瓷画作品之中有很多表现,通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见识到“东海鱼化龙”的文化现象。 鱼龙变化,古人用来比喻科举的“金榜题名”,或者官场上的飞黄腾达。 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纹图式,也是一种“鱼龙互变”的幻化美意。 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为历代民俗、传说衍变而来。 其历史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 就算是一些明代皇宫瓦当之上,也有这种纹饰。 从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这种纹饰的喜爱。 最早《大荒西经》中就有“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这是最早的化鱼形态的说法。 《海外南经》上说,“虫为蛇,蛇号为鱼。”民间风俗早有鱼化龙的说法。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 《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 《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讲的都是鱼龙互变的关系。 除了瓷片,一些图式早于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过,之后历代得到发展。 还有一点,在明代空白期的瓷器之上,也有一些特殊龙纹,就是有了这些龙纹,才能让人辨别出哪些是空白期瓷器。 金陵城夫子庙的江南贡院,也就是华夏科举博物馆,就藏有一座石雕“飞虹桥”。 桥上雕有“东海大鱼化为龙”的生动图案,题有“变化鱼龙地,飞翔鸾凤天”。 还有一种是古人“骑鱼化龙”的图案,也是祝福读书人“金榜题名”的寓意。 《封氏闻见记》上说:“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 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便声价百倍”的记载。 《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等。 这类图案纹样一般都以鱼龙组成,寓意高升昌盛。 鱼龙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起源于我国先祖对龙图腾的崇拜。 国人除了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外,还有“龙的传人”之称。 龙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个很重要地位。 龙是一种神话的象征,在我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国之主,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见,龙在我国的地位有多崇高。 龙,在我国被认为是鳞虫类当中最高级别的生物。 所以说,哪一种鳞虫类的动物,如果想要不断进化自己的话,都是以将来能“化成龙”为目标的。 就比如说蛇这种生物,在我们我国的“十二属相”中,有蛇也有龙,而蛇在民间又被称为“小龙”。 传说中的“蛇”想要进化成“龙”,首先要经过五百年的修炼。 长出双角成为“蛟”,然后再修炼上千年,到东海修炼或许才能最终幻化成“龙”。 想必是,蛇幻化成龙,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但是,鱼跟蛇就有很大差别,所谓“鲤鱼跃龙门”,就是说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