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陶俑
捐赠仪式结束后,众人参观莫娣文化展馆,县领导先一步走了。 在对方眼里,川蜀电视台的刘燕比张叹更重要,人家起码是省电视台的。 所以在离开之前,对方特地跟刘燕打了招呼,却没有搭理张叹。 张叹无所谓,他本来就没打算邀请对方来的,是对方自己要求他们邀请的。 刘燕也察觉到了这点,朝张叹歉意地笑了笑。她让记者和摄影全程跟随张叹等人参观展馆的过程。 “刘姐,用不上这些……”那个摄像说道。 刘燕打断他的话,不高兴地说:“让你跟就跟,多拍一些素材有备无患。” 摄像讪讪地走了,刘燕跟在张叹等人一旁,但是很注意位置,以免出现在镜头中。 后面她便离开了,不是离开展馆,而是和朱小静聊起了天。 朱小静也是记者,和她是同行,两人有话题。 当张叹等人结束参观时,她俩还在热聊。 张叹听到两人聊的是传统书店的话题,朱小静说的多,刘燕认真听,偶尔插一两句话。 传统书店的生存与发展,是朱小静这次的调研报告主题,她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做调研,如今在白家村,借助这几天时间整理数据写报告。 刘燕给她提了一些建议,三言两语的,但是朱小静觉得她挺有水平,提的建议很好,所以越来越深入。 “老汉——你看,好可爱的小人儿~” 小白见张叹结束了参观,第一时间跑过来,向他炫耀手中的彩色陶俑。 “谁给你的呀?很可爱。” 张叹拿起小白的那只陶俑,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穿着古装,看起来是唐装,色彩绚丽,表情丰富,挤眉弄眼,滑稽可爱。 拿在手里后,才发现这不是陶俑,不是陶瓷做的,而像是树脂。 “是那个姐姐送我的,喜娃娃也有,大家都有。” 小白指了指正在和朱小静聊天的刘燕,这是刚才刘燕送给她们的礼物,每个小朋友一个,正好一套陶俑。 小白的小宫女手中拿着琵琶,喜儿的拿着笛子,都都的拿着腰鼓,程程的拿着扇子,小米的拿着竖琴,榴榴的拿着箫。 墩子竟然也有,这让张叹不由暗中感叹刘燕心细,因为那天她来白家村时,墩子只是晃了一下就走了,没有和小伙伴们呆在一起。 刘燕竟然没有把他漏掉,有心了。 墩子的拿着一对镲。 “这是一支乐队吗?”张叹笑道。 小朋友们很喜欢,小人儿做的很精致,色彩绚丽,很讨喜。 张叹还注意到每个小人儿底部都有一个小小的印章和落款,写着:刘章制。 张叹不知道刘章是谁,但是看这小人儿的品相,应该是个名家吧。 张叹为此特别感谢刘燕,刘燕摆摆手表示没什么。 “中午一起吃个饭吧。”张叹邀请道。 中午他本计划和王皓等人一起吃饭,吃完了王皓等人便要飞回浦江。 “好啊,我做东,请张老师你们尝一尝川蜀的特色菜。”刘燕笑道。 “不用跟我抢,今天有人请客,你要做东,她要跟你急。” 张叹刚说完,一旁的赵馨就接话说:“刘老师你别和我抢呀,我一个月前就申请了的,我就是这里人,尝一尝本地菜,我更有心得的。” 赵馨是当地县城的人,从前的路人角色,圈内不入流,如今凭借一部《莫娣》而广为人知,她肯定要请张叹等人吃饭,有知遇之恩。 正好今天是个机会。 人的际遇就是这么神奇。 “刘姐怎么还吃饭去?我们不是定了两点钟的动车吗?”摄像问身边的记者同事。 记者同事瞟了他一眼说:“你一张动车票的钱能够买到和张叹吃饭的机会吗?” 摄像想了想,摇摇头,说:“不能。” “你都知道不能,刘姐还能不知道?” 记者同事说完就走了,觉得和摄像呆在一起,时间超过一分钟就会脑子变成浆湖,成为大傻子。 摄像扛着设备赶紧跟上,补充道:“不是一张动车票,而是三张。” “……滚~” 摄像不滚,而是紧紧跟着他,并示意他看不远处的一个小孩子:“你看那个小孩子,黑眼圈,胖乎乎,像不像熊猫?” 记者看了一眼,他记得那个小孩子是跟着张叹等人一起来的,好像叫榴榴来着。 还别说,真的像熊猫,哈哈。 两人也一并受到了邀请,一起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