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妈妈小时候1
和妈妈吵了一架后,余黎回到了妈妈小时候。
之所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她看到了那个坐在马路牙子旁边哭泣的小女孩。
小女孩大概八九岁,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穿着一件红色的碎花小袄,腿边还放着一个盛满青草的大箩筐,正呜呜哭得起劲。
余黎一看就知道自己到哪里来了。无他,只因这个场景已经被妈妈反反复复念叨了好多遍——
“当年家里穷,你姥爷想让我辍学回家割草放羊,哭得我呀......”
“我是一边割草一边哭,生怕他不让我再上学了。”
余黎每次听她这么说,都会无所谓地反问道:“妈,你就这么喜欢上学?上学有什么好。”
是啊,上学有什么好,余黎从来就不喜欢上学。
看着眼前哭得伤心的小女孩,余黎忍不住皱眉:头发留太长了。饭都吃不饱还留这么长的头发,难怪发质不好。
于是她走上前去,明知故问道:“喂,你为什么哭啊?”
“我、我爸不让我上学。”小女孩抽噎着说“他想让我回家喂羊,可我不想喂羊,我想上学。”
“你为什么想上学啊,在家多自在。”余黎问。
小女孩呆呆地想了想,摇头说:“不知道,我就是喜欢上学。”
余黎叹了口气,牵起她的手说:“走吧,别割草了,我帮你劝他。”
余黎发现这个世界是可以被她掌控的,她能凭自己的心意随意左右事情的发展,比如当她牵着妈妈的手出现在姥爷面前时,那个朴实的中年汉子一点惊讶都没有,仿佛她这个凭空出现的人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存在。
余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姥爷,望着那张和大舅有九分相似的脸,她说:“你女儿想上学,你得让她上学,不然我告你违法。”
“啥,啥?违啥法?”姥爷掏了掏耳朵,瞪着眼不可置信地说“不让娃上学违啥法啦?俺咋从来没听说过。”
余黎这才想起来现在还没有推广九年义务教育呢,农村娃辍学是常态,上学的才是异类。
她想了想,换了种说辞:“你女儿成绩好,你不让她上学不觉得可惜么?”
姥爷摆摆手说:“好啥,我听人家说了,小女娃都是小时候成绩好,大了成绩就不好了,反正都是考不上大学,早不上晚不上没区别。”
“她能考上!”余黎生气地说“她不仅能考上大学,还能考上研究生,考上博士!谁说女孩长大成绩就不好的?有科学依据么?她是你们村唯一一个大学生你不知道么?”
余黎一口气说完才惊觉自己自己情绪失控了。按道理她不会用这种语气跟姥爷说话,可刚才她的嘴竟然不受控制,不假思索就把心里想的全说出来了。
看来这个世界也不完全由她掌控啊。
就像在梦里一样,余黎心想。
姥爷被怼居然也不生气,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余黎看着他把妈妈重新送进学校,整个人开心极了。
“是我拯救了妈妈。”她对此自豪不已。
妈妈是真的喜欢上学,每节课都听得认认真真,笔记也做得工工整整,是个典型的三好学生。可惜她什么都缺,缺笔缺本就不说了,就连教辅书都没有,除了语文和数学课本外,再也找不出第三本书。
她甚至连新华字典都没有。
而且老师们的文化水平也低得很,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想到妈妈后来那一口充斥着大佐味儿别扭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普通话,余黎吓得浑身一激灵,连忙对她说:“你还是跟我学吧,来,我教你。”
教妈妈这样的好学生实在太有成就感了,被她充满求知欲的崇拜眼神笼罩着,余黎整个人飘飘然,第一次感受到了为人师的乐趣。
“真乖。”一首古诗学完后,余黎奖了她一根棒棒糖。
“这是撒子哟?”妈妈并不认识棒棒糖。
“糖,吃的,很甜,快吃吧。”余黎说。
妈妈尝了一口,开心地说:“真甜!我要带回家给妹妹吃。”
说完举着棒棒糖一蹦一跳地走了。
余黎坐车去了一趟市里,给妈妈挑了好多学习用品,有铅笔,橡皮,花里胡哨的本子,还有一大麻袋的书。
她一路抗到村里,感觉自己强壮得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
她把麻袋送给了妈妈,妈妈瞬间发出惊喜的尖叫,激动得小脸通红,坐在书堆里抱抱这本亲亲那本,简直高兴得不知该怎样才好。
“不用谢我,我就是雷锋。”余黎故作深沉地颔首。
然而妈妈已经抱着她的亲亲书本一溜烟跑远了。
有了这些书本,妈妈的文化知识呈指数增加。余黎这才发现妈妈小时候居然还是有写作天赋的,不是后来那个一到写报告就急得抓耳挠腮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可怜女人。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