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别的她也不敢再奢求,唯独这一心愿发自肺腑。
希望王爷早日恢复康健,往后命中再无坎坷。
拜完佛祖,姜云笙看到太妃在同寺庙内一个算命先生说话,她百无聊赖地退至外面,静静等待。
没一会儿,太妃走了过来,将一个东西交给姜云笙,叮嘱道:“别打开,否则不灵了。回去压在枕下,定能事事遂意。”
说完,轻闭双眼合十手掌,念念有词了一阵儿才离去。
左手掌心里的,是一道黄纸包着的福,姜云笙没多做探究,收进袖中暗袋,追随太妃离去。
马车一路向东,刚驶出郊外进得城中,便听到叫好的鼎沸人声中,传来清晰可闻的莺燕曲调,词曲绝佳,唱的人更是动情至极。
“停一下。”
马车稳住,园子门口的小厮聪慧伶俐,一路小跑而来,问车上的夫人小姐可是要听戏。
太妃掀起帘幔问:“今日园子里唱的是什么?”
“回夫人的话,唱的是《琴娘三嫁》。”
正说着,又一辆马车停了下来,衣冠繁复的夫人被下人扶下来,正巧看到这边帘幔后的太妃。
“瞧瞧,我说呢,今儿一早窗外的喜鹊就叫得让人欢喜,原是出门遇贵人。”
说话的妇人看上去比太妃要小几岁,身姿婀娜,艳丽生辉,上挑的眼角微微一笑,竟不失爽朗风气。
“曹夫人。”
“给靖安太妃行礼了。”她完全不在意往来人看她的眼神,笑呵呵地跟太妃大方打招呼。
太妃佯装来气,笑斥道:“你这个丫头,每次见面都非要打趣我。”
“还不是薇儿姐姐每次见我都要酸我一句曹夫人。”她拿着扇子掩面而笑,看到姜云笙时开始打量她。
“这位姑娘生得好美,像是……”她想了半天才找到合适的比方:“像是《海天涯》里的珍珠姑娘。”
太妃看了一眼身边的姜云箐笑说:“就你会说话,箐儿,这位是御史曹天芳的夫人,你唤她一声姨娘就好。”
“曹姨娘好。”
姜云笙屈膝行礼,曹夫人瞬间明白,“可是煦王妃?果真是个乖巧讨喜的孩子,你还没来过长园听戏吧,这里的戏子唱的可好了,走,姨娘带你去听戏。”
话音一落,就拉住姜云笙的手往里院子里走去。
边走还边说:“怎么这般害羞?大方些的女儿才能讨得夫君欢心呢,你呀不能老这么拘谨着。”
姜云笙回头向太妃偷来求助的眼神,“娘——”
“唉,你这丫头,少拿你的心思带坏箐儿,也就是曹大人吃你那套。明知你那侄儿身体不好,还拦住人家的娘子不让回家照看。就算你让她在这听戏,她的心思也早早飞回王府了,还是我这个老婆子陪你去听戏吧。”
曹夫人放开姜云笙,想了想忽然来了兴致,“啧,还挺恩爱呐。也成,等再过些日子天暖了,我会在小岚江边的将军台置办些彩头,让你们年轻人都来参加,也好活动活动筋骨。”
“你回去告诉煦王,让他快些好起来才是。”
她举起扇子轻抵鼻梁,冲着姜云笙眨眼。
“箐儿,你先回去吧。”
“那母亲听完戏,也早些回来。”
看着两人手挽着手,有说有笑的走进长园,姜云笙对这位曹夫人竟生出了好奇之心。
*
看到王府大门外停着一辆简朴的马车,姜云笙不以为然,便问出来接她的宋还礼,“府里可是来了客人?”
“回王妃的话,不是什么客人,是圣上得知王爷病情加重,特意派了太医院的柳院使前来为王爷诊病。”宋还礼扶王妃下车说道。
“院使为王爷诊过了吗?”姜云笙看到自己裙角和鞋边落了不少灰,在想要不要先去换身衣服。
“眼下王爷在休息,柳院使说还是等王爷醒了再看诊,这会正在偏厅候着呢。”
“院使可是一人前来?”姜云笙不经意地随口问问。
“还带了个人,看打扮像是柳院使的徒弟。”
“多大年纪?”
宋还礼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小的眼拙,看不出年纪,许是那人不显老,只从外貌看也就不到四十的光景吧。”
听书童这么说,姜云笙轻轻皱起眉头,察觉到一丝异样。
她停下脚步盯着宋还礼看,“来了多久?”
“刚来没一会儿。”
“快,快去备茶,要华荔山风露!”
“啊?”
宋还礼愣了一下,似乎没明白,来了个院使给王爷诊病,原本就是奉了圣明前来,职责所在,怎么现在还要上这么好的茶。
那可是华荔山的风露啊,金贵不说,外面压根也买不到,货真价实的贡茶。
“怎么还愣着?快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