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和印泥
研究。对了,现在印坊的墨还是太水了,容易晕染,你们试试加些桐油、麻油之类的调和,贝壳粉、澄粉之类的也都试试。既要保证印染清晰,能透过蜡纸、丝网,又要速干。”
姬昭明确实是“想一出、是一出”,前一天安排给小六、铁牛许多活儿不算,这会儿想到了就又添工作了。
新分来的几人止不住地心疼,觉得铁牛实在是惨,小姐真是拿人当铁打的牛使。当然,等到后来他们知道了机械坊每个月能发出去多少奖金,就只剩下羡慕,再没嫉妒了。
机械坊的工钱本来就不低,因为他们干活极耗体力,吃住环境也都很好。赶工加班就给加班费,发明创造做出来还有研发补贴,要是能提出好的改进建议,还另外有奖金。看着不起眼,算收入,不必一般铺子里的掌柜差。
姬昭明还是比较有人性的,事有轻重缓急,工作安排下去,但也会给足时间。
“丝网印不着急,你们先好好研究油墨改进。铁牛那儿现在有要紧的事情,等他忙完了,你们做出满意的油墨了,再去找铁牛做丝网印版。菜谱暂时还是雕版吧,如果嫌阳刻图案太费事儿,也可以试着和些黏土,先糊个大概的形状在木板上刻。”
说得口渴,姬昭明喝了口糖水。她年纪小,家里不给小孩子喝茶水,所以小雪总是随身带些冰糖,给她化糖水喝。
感受着甜丝丝的液体滋润喉咙,姬昭明感觉空气中都有一些清甜的味道。
不对,除了墨香,空气中确实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还隐隐带着花香果香。
姬昭明疑惑道:“你们有没有闻到很细微的甜味?纸张怕虫蛀,可不能跟糖之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周围的人被问得一滞,一起努力嗅探。
最后找到了甜味的来源,在新印好的书上。姬昭明之前提过,爱民印刷坊生产的所有书,都会改一个“商标”小印,红色的小印用的是印泥。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公私书信还没有全都改成用纸张,所以一些保密的公文是写在竹简木牍上的,用绳子捆起、置于木制的方槽内,外以一丸湿泥封印。用印章盖在湿泥上,可以作为封检的标记,称作泥封。
有了纸张,泥封的做法也就过时陈旧了,所以人们改用水调朱砂,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而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所以现在多用蜂蜜调和朱砂,用于盖印。
姬昭明闻到的清甜香味,就是这些红印中的蜂蜜散发出来的。亏得刚才姬昭明摸的书多,手上也沾了一丝香气,这才发现。
听完解说,姬昭明也傻眼了。
“用蜂蜜?蜂蜜多贵啊!而且书籍最怕虫蛀,这上面盖着蜂蜜印子,多容易招虫蚁!”
印刷坊的掌事赶忙解释:“纸张怕火,所以书架都涂了雄黄避火,小姐不必担心。蜂蜜价贵,但一个印也用不了太多,小人早早屯了许多蜂蜜,现下还够使。”
姬昭明有些无奈:“用蜂蜜实在太奢侈了,为什么不用油调和呢,就像油墨似的。”
这是个新思路,掌事之前没想过,仔细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妥。
“小姐有所不知,朱砂在油中并不能很好地混合,放久了应该还会沉淀分层,想来并不合用。”
姬昭明当然不赞同。胡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盖章用的印泥就是油乎乎的,弄到手上衣服上都不好洗。
“我不信,还是试试吧。去找些朱砂来,再寻些油……麻油,或者蓖麻油有没有?”
姬昭明盯着掌事一点点将朱砂和麻油混合,想着前世见过的印泥 ,里面好像会有些纤维一样的东西,所以印泥能搅和成一团。
低头认真回想那个质感,姬昭明看着自己脖子上挂着的香囊,端午之后就一直带着,姬昭明要来剪刀,想要剪些丝线加进印泥试试。
刚要下剪子,又心念一动,改为打开香囊,从中取出了一些干艾草来。端午的香囊说是辟邪,其实用料以艾草为主,是为了驱虫。干艾叶就是现成的植物纤维啊,何必再剪丝线。
把艾绒递给掌事,让他把艾绒加进去继续搅拌。
研磨了好久,掌事感受着手下传来的力道,觉得有些神奇。艾草混在朱砂和油中,好像有点上劲儿了,还真搅和成一团了。
拿来印刷社的印,按在印泥上,抬起,然后吧嗒一下,一个清晰、鲜红的印章现于纸上。
掌事自己看着都很惊奇:“竟然可以这样?”
用笔在红印上胡乱涂抹了几笔,尽量盖住小印,姬昭明止不住嘚瑟。
“果然可以一试。裘磊,你暂时先留在印刷坊,跟他们一起研究下制印泥吧。总用蜂蜜算什么事儿,又贵又容易招蚂蚁。你们若能琢磨出稳定又划算的工艺,咱们就再弄个印泥坊做印泥。”
裘磊是圣人赏下的八人之一。四十三的年纪,留着长胡子,看起来很壮很有力量。虽然没有左臂,但整个人看起来还是非常壮实,可见平常没少偷偷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