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二十次直播②
候是在哪里?在……是在姑苏吧!" 随着场景变化,天上仙子轻声曼语,——讲解,又带着众人走马观花式地看过了大殿戏台、各色戏曲的行头、装束与乐器等物,又说了一会儿馆内珍藏的各种古本。接着,天幕又就着四壁悬挂着的各种图画装饰,说起了各种戏曲。 【《红楼梦》的时代正是中华传统戏曲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当时上至宫廷,下至市井,甚至在穷乡僻壤,戏剧都是一种绝对重要的娱乐方式。没有电影、电视,不能刷短视频的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就只有它。】 天幕上说的“电影、电视、短视频”,荣禧堂前人人都听不懂,但既然天幕只说是为了"娱乐”,而与元春无关,大家也就暂且不管它。 【据说乾隆皇帝就很喜欢戏曲,是个大戏迷。在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乾隆皇帝曾经为了给太后祝寿而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戏曲堂会: “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之高梁桥,十余里中,各有分地,张设灯彩,结撰楼阁……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③。】 【小伙伴们,大家看,这就是《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④中,乾隆皇帝为皇太后庆寿时的演剧场景。这规模,可是比我们今天的各种戏剧节、音乐节之类要大得多了。】 就见天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幅绵长画卷的一部分,画中道路两侧俱是张灯结彩,搭的都是戏台。这幅景象既盛大又突兀,似是覆盖在其它所有景象之上。 【而那时戏曲舞台的阵容也非常强大,刚才兰兰给大家展示了全晋会馆的戏场,皇家与贵族们对戏剧的投入却又比这戏场大得多。据记载,在乾隆时期的热河行宫中,曾经出现过宽九间,高达三层的“超级戏台”,中间还安装了高超的舞台装置,用来表演《西游记》、《封神榜》中神仙鬼怪的戏份。大家可以参考这样一张复原图——】 果然,天幕再次被一幅戏台的景象所覆盖,就见那戏台高大壮阔,果然如天幕上所言,它面阔九 间,高三层,舞台上似有非常复杂的布景,一名伶人穿着华彩的袍服,似乎正要从三楼沿吊索滑到二楼去。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 “戏曲”自然也成为宁荣二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红楼梦中各场合唱的戏,都是什么戏呢?】 【兰兰在这里可以给出 明确的回答,原著中是提供了文本证据的:在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时,贾府“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戏,昆、戈两腔俱有。”】 【“昆”指的是昆山腔,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昆曲了,又叫昆剧,是我国传统剧种之一,最早发源于14世纪的昆山地区,后来经过昆曲艺术大家的改造与弘扬,又有多名伟大的剧本创作者精心创作,昆曲于明代中叶,成为中国重要的主流剧种之一。】 【而“戈”指的是戈阳腔,后来也叫做“高阳腔”。昆、戈相较,昆曲的风格清新优美,被誉为“雅部”,而戈阳腔则更为高亢激越,与京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之流一起成为“花部”⑤。】 【由此,从荣府女眷们看戏的剧种选择上来看,我们就可知这是雅俗共赏的戏剧表演,既有热闹谑笑科诨的《刘二当衣》,也有戏文雅致、词藻深邃的《山门》,有曾让宝玉差一点儿原地顿悟的那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宝玉怔在原地,半晌才想起,确实曾听过《山门》里有这样一支《寄生草》,中有一句“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⑤他当时听来不觉得如何,可是现在听多了天幕上所说的变故,再想到这句曲文,竟只觉双眼酸涩难当,竟是要落下泪来。 【《红楼梦》中提到过不少剧名,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牡丹亭》中的《离魂》、《游园惊梦》、《长生殿》中的《乞巧》、《邯郸梦》中的《仙缘》、《钗钏记》中的《相约相骂》,这些剧目都是昆剧中的名剧目,有不少直到今天,昆剧中还会演唱。】 【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小伙伴们也一定都知道,《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等作品,是古典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它们在红楼人物们的成长和思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宝玉曾与黛玉共读《西厢》,黛玉曾听《牡丹亭》感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而宝钗也曾读“西厢”、 “琵琶” “元人百种”……这些,无不证明了戏曲对红楼人物所起的重要启蒙作用。】 虽然没人有心思留意宝玉,宝玉还是连忙低下头掩饰心潮起伏——其实他从未有机会与黛玉共读《西厢》。从今往后,能够与那个才情天下第一的女子共读《西厢》的,想必已是另有其人了。 【好啦,中国昆曲博物馆兰兰先带大家欣赏到这里。除了刚才兰兰带大家参观的各色展厅和藏品之外,这座博物馆每周还有专场昆剧演出,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