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发情况
宁卫民丝毫不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样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原本人生在世就不可能把所有便宜都占尽了。 哪怕开了挂的人,也会经常面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处境。 比方说,宁卫民总不能把他见着的所有的好东西都自己存起来吧? 买了字画,玩儿着邮票,收着印石和瓷器,再外带点家具,这就是他目前最大的收藏能力了。 什么翡翠、玉器、象牙、金器、银器、漆器、珠宝、佛像之类的,哪怕明知道也会巨幅升值,那他目前也够不着了。 而且别看凭着和美协的关系,凭着在两所京城美术院校的名声,宁卫民要收现代艺术品,收油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他照样没法伸这个手。 因为他既没有那么多的金钱投资这么多品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兼顾。 其实“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全部都要”这句话,放在现实生活中,恰恰应该反过来说才是正理。 更何况,哪怕再顺利的人生,仍难免会遇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突发事件。 这种情况下,往往由不得人仔细考量,认真权衡,就得当机立断做出反应。 所以有些时候人为了先保住自己基本盘,根本想不了那么多。 就是再好的机会,错过也就错过了,真没什么可惜的。 要说还就是这么巧,在这个5月,宁卫民就恰恰遇到了这样事儿。 所以他才会紧急请了一周的事假,神秘地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 甚至连紧急的联系方式都没法给公司留下,只是正确每天给公司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那么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啊? 敢情一切都起因于倒爷猖獗,全是倒爷惹出的祸。 在进入新世纪拍的那些年代剧里,通常都会把八十年代的个体户称为“倒爷”。 但说实话,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因为直到目前为止,个体户还未在社会范围内广泛获得此“殊荣”。 说白了,“倒爷”这个被京城百姓发明创造出来的新词儿,纯属是“不劳而获”的代名词。 而个体户目前还是劳动致富的代表,这个群体靠体力劳动挣饭吃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哪怕是去花城倒卖服装呢,赚的也是个辛苦钱。 基本上属于跟电影《青松岭》里钱广一样的级别,是“小不熘的捞点”。 老百姓的红眼病还没这么严重,连这样养家湖口的行为也容不得。 所以,现实生活里也只有宁卫民会偶尔这么称呼个体户。 而这样的前瞻性,反而弄得他身边的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觉得他有点驴唇不对马嘴。 那“倒爷”这个词儿,一开始到底是形容什么人的呢? 这就得说到价格双轨制了。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1981年开始,我国政府就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自销部分产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 这样就产生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企业自行销售的产品的价格根据市场所决定的特殊情况。 这种价格双轨制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是实现价格模式转换的一种很好的过渡形式。 另一方面,在经济过热,供求矛盾尖锐、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高低悬殊的时候。 这也给某些不法之徒,提供了钻双轨制价格空子的发财机会。 “倒爷”这个词,其实就是应时而生的。 专门指向这些,时而将平价的商品转为市场出售,时而又将市场的商品变为平价商品,通过这种“平转议”或“议转平”,从中渔利的经济罪犯。 宁卫民认识的人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浩这一伙子人了。 甚至于江浩和年京现在干的事儿,比普通的倒爷,还多了走私的罪名。 总之,到今年至,“倒爷”现象已经成了对国计民生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社会问题。 因为从事这种买空卖空生意的人,贪婪成性,几乎把手伸向了所有能赚钱的东西。 什么汽车牌照,火车票、电器、烟酒,以至于钢材、盘条、水泥、化肥、煤炭、汽油、汽车等大宗商品,就没有他们不敢买卖的。 他们这种不法行径,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致使物价急速上涨。 尤其是京城这块地方,原本老百姓对物价问题就十分的敏感,又喜欢讨论时政。 大家就越发对“倒爷”的行径难以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