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恒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过去当学阀 > 第二十八章 学科存废

第二十八章 学科存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身上的洋布、头上的灯泡、兜里的卷烟这些几乎都是洋人才能制造的,而这还只是生活中的一处剪影,因为处处受到洋人制约,我们国人辛苦挣来的钱最后全都进了他们的腰包。”

“工科并不只是意味着造枪造炮,还意味着发展工业、改善国人生活、增强国力,而这些都需要培养大量的工业人才,一味学术理论研究是换不来面包的。”

历史上北平大学将工科取消后,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才正式成立工学院。

而程诺除了可惜这段时间没有接着培养工科人才外,还想借北平大学的招牌发展自己的工业。

历史课本说民国动荡,民族工业接着列强忙于一战而快速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陷入凋敝,直到解放后才得到新的发展。

可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学术界是有争议的。

根据华裔学者章长基的研究,1912年到1936年民族工业的增长速度高达9.4%,而且其增长速度并没有因为一战的结束而发生明显变化,直到七七事变前才迎来了自己的顶峰。

章长基的研究并非孤立,史学家吴承明的进一步研究后,发现1920年至1936年的国内工业资本较1913年增加了五倍,1911—1920年间,国营工业资本增长率是3.44%,1913—1920年间民营工业资本增长率则高达11.9%;1920—1936年间,国营工业资本增长率是10.64%,同期的民营工业资本增长率则继续保持在9.37%的高位。

这是什么概念呢,横向比较该时期的近代工业发展速度也并不输于其他西方国家,例如美国在1912—1937年间工业增长速度仅有2.6%,在其历史上发展最快的1874—1890年间,工业增长率也只有5.2%。英国1921—1937年间工业年增长率为2.2%,历史上发展最快的1851—1873年间增长率为3.3%。纵向比较,甚至高于解放后的某一段时期。

不能说民族工业发展很快,可也不能笼统的去说一战后就此沉沦吧。

除了增长速度快,民族工业的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仅限于枪炮重工业,发展到抗战前已经可以生产出复杂的重型装备,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产品也基本都能制造出来,甚至将洋人的产品逼出市场。

有书友可能会问了,你工业发展这么快,怎么没看到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

那是我们国内的基本盘太大了,晚清都那么烂了,GDP还是世界第一。

单单数十年的工业发展不足以覆盖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没来得及下沉市场,小日本就来了,就此才算真正沉沦。

在民国办工业,是具备可行性的。

因为处于乱世,仍有一群勤劳善良的国人在奋斗。

工科,它不能废!

PS:本章节可能会有些争议,为方便书友查看,我将参考文献列出来,欢迎大家讨论阅读。

[1]张仲礼.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刘易斯.发展计划[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6]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中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