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走一步看三步
“致远,你说现在咱们风扇是造出来了,后面怎么去去宣传呢?人家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老酒鬼们能闻得着味儿,咱这不知名不知姓的,拿出来就卖,恐怕不得行吧。”晚饭后,姜蒋左看四下无人留意,便把程诺拉到树荫下,递上一根烟:“从美国捎来的洋烟,要不要来一支?” “我不会,就不浪费了。”程诺将烟推过去,笑着拒绝道:“销售这事,我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就只怕一件事。” 顺手将烟收回去自己填进自己嘴里,火柴都拿出来了,突然想到对方不抽烟,直接让对方吸二手烟也着实不地道,便重新放回烟盒,好奇道:“怕什么事?难道是怕售后问题,还是别的营业门店的问题?” 看到老朋友的举动,程诺很欣慰的拍拍对方的肩膀:“想抽就抽吧,又不是在室内,我不介意。你说的那些在我看来都不是事,怕的就是产量跟不上销量,喂不饱上海人民的胃口啊。” 姜蒋左把烟重新揣进兜里,摇摇头:“你就胡扯吧,反正吹牛不犯法,要我说,趁早赶紧在《申报》等报纸上刊登些广告,这点小钱应该要出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放心吧,我这些心里都有数。”程诺笑笑,没有继续解释,招招手便起身离开:“烟还是少抽点,对身体肯定没好处。” 若论新闻传播学和营销学,眼下这个时代还处于牙牙学语时期,完全不是后世那般群妖乱舞所能比拟,让接受各种媒体轰炸的现代人都防不胜防。 考虑到这是国人第一台电风扇,身上承载着众多希望,日后是要进入历史课本的,一些盲目博取眼球的做法显然是不可行的,这个时代的人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上了史书让后人笑话是另外一回事了。 某日早上,程诺把提前约好的黄包车们都叫了过来,带着杨济川、姜蒋左他们,抱着两台样品就往外走。 目的地距离他们并不算很远,就在上海的江西中路255号,某处五层砖木结构搭造的小洋楼。 姜蒋左与杨济川一人抱着一台风扇,从黄包车上下来,望着那栋建筑的招牌,脸上写满了问号。 “致远,咱们没来错地方吧,这地方看着不是咱们能进去办电风扇的事啊,停车的这会儿功夫进出好几个洋人了,看样子这家洋行应该是为外国人服务为主的吧。”姜蒋左不解。 身为在沪打拼多年的人,杨济川要明白的更多一点,似是疑惑,又似是解惑:“礼和洋行?这可是远东曾经最出名的德资洋行啊,以前为了能攀上这层关系,门槛都要被踏破,如今虽然是被国人给收购了,但依旧是上海最大的商行之一,买卖的都是上等货,我们来这里,肯定不是为了玩的。” 程诺把乘车的钱一并付了,把荷包收好后跨步走来:“老杨说得对,这个商行不仅规模大,资历也老,他卖的东西第二天准能在上海滩火起来,不过既然咱们来了,他们洋行不就是为中国人服务的,进国货,卖国人,完成闭环。” 说起来礼和洋行是鸦片战争那一年进入的中国,只不过当时选的地方是广州,后面又涉足香港,生意做大后发觉到上海的潜力,便把总行设立在当地,别看这五层建筑纸面上不显山不漏水的,实际上是当初所有洋行中最大的建筑。 明面上只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洋行,实际上他的股东都是德国的大企业,比如克虏伯炼钢厂、蔡司光学仪器厂、尹默克化学公司等等,除了这些,还有美国的古特力汽车轮胎、瑞典卜福斯炮厂、英国司端尼油厂等等,实力相当雄厚。 这家伙不仅经营着码头,还做航运工作,大到船舶、机车,小到猪鬃、草帽,什么挣钱卖什么,是典型的百货大商场。当然若是手中的筹码足够多,也可以跟他做别的生意,例如阎锡山在发展山西工业时,制造大炮、机枪等重武器的精密机器和技术,就是通过它买过来的,到了后面宋子文直接在这里购买了大批德械,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税警部队,比当时国民党中央军满编德械甲种军还要多出几千人,实力更是远远超过,成就一段传奇。 中国传统象棋讲究走一步看三步,程诺费尽周章做出来的电风扇,当然也不是简单想从老百姓手里掏出点钱,更多的是把这件事当做撬动其它大事的杠杆,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发展交流电机,方便民用转军用外,还有别的考虑。 现在来到礼和洋行,就是想着卖货的同时,和他背后的日耳曼人搞好关系,给未来的“友好”合作提前探探路。 “程教授久仰久仰,这半年来可没少看到你的新闻,当时还想着是哪位同胞厚积薄发,没想到见到真人竟如此年轻,当真是后生可畏啊。”礼和洋行的经理田华轩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看到正主进来,连忙上前迎接。 “哪里哪里,我这点微末道行,跟家大业大的田经理相比,还是不够看呐,你可别捧杀我了。”对方笑脸恭维,程诺也是商业互吹,反正又不会从身上掉下一块肉来。 好话谁都爱听,尤其是文化人对商人的吹捧,让田华轩对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形象大为改善,语气中不免多了些真诚:“这话可就不对的,你那干一点是一点,都是自己的,我这可都是给人家打工,说难听点,就是给人看门的,人家重视的可不是我,重视的是我背后的洋行呐。” 程诺把风扇接了过来,笑脸相迎:“经理一职,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也是有才人居之。这不,我们华商电器制造厂就生产出了一台国产电风扇,特意拿过来,让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