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情报
不瘦二十斤不改名:至今也就出来了一个关琛。 然而影坛能有几个关琛呢? “小姑娘,听我一句劝,那个东西可不能碰啊。”谢劲竹语气沉痛得仿佛在劝人戒赌。 “我没有报班!”姚知渔从谢劲竹那凶神恶煞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丝怜悯,赶忙解释:“琛哥叫你大师兄,我的表演是琛哥指点的,师出一脉,所以我也叫你大师兄。” 谢劲竹看着姚知渔。 这两个月《警察的故事》大爆,火的可不止关琛一个。 偶像艺人转型当演员,先接几个花瓶角色已成共识,即便只需站着展示美貌,也少有不遭人骂的表现。 姚知渔则出人意料真有在演,电影里,她眼中的爱意能把男女观众通通融化。在演员这条路上,已经可以走得比其他新人更顺。 如今姚知渔光是这么站着,脸上和肢体上也有了属于演员的那种“味道”,那是不同于偶像艺人花枝招展让大家“快来喜欢我吧”的浮躁和讨好,而对人性和人生揣摩后积在灵魂里的沉淀。 只不过这姑娘为啥这么紧张?……谢劲竹感觉奇怪。 “你是在这里工作?”谢劲竹不知道姚知渔过来打招呼是想干嘛。 姚知渔连忙解释:“听说琛哥‘家属’在这里,所以我过来打个招呼。” “哦哦。”谢劲竹明白了,对方也是来录节目的,“你是谁的‘家属’?” 姚知渔答:“潘绪。” 周育洪周导的《独居生活》,引入了一个叫做“观察团”的东西,彻底坐实观察式综艺的名头。 观察团由三个固定主持人,以及三个特邀嘉宾组成。六个人作为第一批观众,在录影棚一起提前观看剪辑好的内容。 三个主持人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观众的化身,他们要对内容进行吐槽、表达疑惑,要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一个“陪着观众一起看电视”的效果。 三个特邀嘉宾请的是跟拍对象的圈内好友,他们将化身解说,对好友的种种行为和习惯,进行或深或浅地解释。 谢劲竹是特邀嘉宾之一,关琛的“家属”,同门大师兄。等放到关琛的内容片段时,谢劲竹要结合他跟关琛相处的经验,进行分析和补充,丰富关琛的形象。 这样的角色,非私下关系亲近的人不能担任。 “你们那个组合,出道几年了?”谢劲竹对潘绪不熟,但是记得关琛感慨过她很厉害。对姚知渔的印象也只是《警察的故事》和关琛搭戏的小演员。 谢劲竹看姚知渔打完招呼后没有想走的意思,干脆就隔着化妆镜,用长辈的语气跟姚知渔唠嗑。 “马上就五年了。”而姚知渔也配合着表现得乖巧,坐在松软的沙发上,腰板却挺得笔直,回答起来也一板一眼,跟新闻播报员一样字正腔圆。就差没有开口前举手喊报告。 谢劲竹有些奇怪,自己好像还没有这么德高望重吧?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之前去《警察的故事》片场探班,姚知渔可是看都没看他一眼。 “五年,第一份合同快到了吧,难怪要开始独居了。”谢劲竹问姚知渔:“这个节目当初怎么没有找上你?” “我在剧组,没有时间。”姚知渔说完有些难过,觉得时机太不巧了。 “那很可惜啊,不然你和阿琛又可以合作了。” “没关系!”姚知渔振奋地说,她已经在周导那里报名了,一旦有嘉宾下车了,她就可以补上。 谢劲竹觉得这种情况不大可能。 《独居生活》选了三位跟拍嘉宾,关琛是演员,潘绪是歌手,还有一个叫作殷树的,是综艺人。 三个领域的嘉宾,展现三种职业的面貌。姚知渔如果补上,形象就重合了,不利于节目多样性的展现。 但谢劲竹也不好把他那讨人嫌的猜测说出来,只是祝愿,“那你得赶紧了,阿琛到时候去拍戏,可能也没时间拍。” 姚知渔眼睛一下子亮起来,连问:“琛哥有片约了?电影还是电视剧?什么时候开机?” 仿佛她这次过来,主要就是为了问这些事情。 谢劲竹饱读言情小说,熟记上百首情歌歌词,当然明白姚知渔的心思。 谢劲竹问:“你怎么不自己问他?” 现在圈内不少男女想要认识关琛,其中不乏一些有名气的女星。但关琛行踪诡异,手机基本不开,那些人只好曲线救国,找到谢劲竹这里。然而事关心爱的小师弟,谢劲竹不是什么情报都愿意给出去的。谢劲竹在圈子里混了二十多年,早就看清楚富华光鲜下的堕落和混乱,他才不希望关琛被那些人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