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家宴
没有人能在凄风冷雨中一直坚持下去。 一夜之间,流言四起。 说的是县里官老爷中饱私囊,把县中常平仓侵吞得干干净净,连一粒米都没有剩下,只以干草冒充。 又说县令大人为了防止侵吞被查,根本没有上报灾情,所以也不会有朝廷救济。 还有说县令与城隍是妖魔所化, 因此招致大水,就是为了杀人害命。 流言皆有考证,一是祖宗托梦,二是灵异所传。 有鼻子有眼,有凭有据。 尤其水灾之事,水灾未曾来时就有祖灵报讯、神鬼警示, 都指城隍杀人, 降灾害命。 当初这流言就传得极广,亲身经历的百姓更是许多。 那些听信了示警的, 或是迁居投亲,或是买米备粮,如今都侥幸逃得一命。 没有听信,又或是根本没有能力逃脱的,就成了如今流民的一员。 本来还是私下传播议论,但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就成了一种共识。 再传播出去,就言之凿凿, 如同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尤其这些流言非但不是假的,反而有理有据, 或许在传播的时候略有变形, 但整体来说,就是揭破了窗户纸,让人不得不信。 城隍烧得一把好火, 把县官的遮羞布都烧得干干净净。 这样一挑拨,不过半日, 就已经群情激奋, 要冲击县衙了。 什么水贼响马、地主富户,都被裹挟着,没有商量的余地。 曾繁在其中算是极有威信的,他的声名不是源于势力,不是源于财力,而是流民自己亲眼所见,知根知底。 比起那些看起来就不是好来路响马水贼,又或者本身就同他们不是一个阶层的富户地主,曾繁无疑更让人信任。 因此在这一次冲击县衙的过程中,曾繁反而成了领头的人物。 而曾繁是个聪明人,又得了点拨。 他并不会因为这样的信任就以为自己可以操纵风云,更明白如果放任激愤的民情肆意燃烧,会把整个吴宁县都烧成飞灰。 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流民,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 因此带着人出动之前,就打出了口号:赈灾放粮,祭天禳晴。 要常平仓放粮,要上报灾情请求赈济, 要祭神祭天,平息水患。 只有合情合理的诉求,才不会把流民和县里的其他百姓彻底割裂。 否则县里的其他百姓受到威胁,走到流民的对立面,那举目皆敌,更没有活路了。 庞大的流民步步紧逼,官兵设置的路障根本不能抵挡。 曾繁带着流民高声急呼:“赈灾放粮!祭天禳晴!” “赈灾放粮!祭天禳晴!” 流民声势浩大,声音震天响,如同惊雷一般,响彻县中。 官兵这凝成一片的声音震得倒退几步,看着一个个逼上前的流民,心里生出恐惧。 有组织和没组织,有纪律和没纪律,有思想和没思想,这是天差地别。 黑夜里巷道战还没有这样大阵仗,但如今虽然没有直接打上来,但这阵仗已经不是这几百个官兵能挡得住的。 刘胜与曾繁隔着路障对视,喝问道:“你要做什么?” 曾繁道:“不是我要做什么,是我们活不下去了。” “我们要请县令大人开仓放粮,请县令大人祭祀鬼神,平息水患。” “有人说县中粮仓已经没有粮食了,灾情也没有上报朝廷,我们等不来赈济了。为了让我们安心,还请老爷们打开常平仓,让我们看一看。” 刘胜虽然勇武,但如何能挡得住这些流民。 昨夜他就挡不住,今日就更挡不住了。 “我们不伤人,不劫掠,只请官老爷想办法给我们一条活路。” “能遮雨,能吃一口饭,那大家就相安无事。” 剩下话他没有再说,但刘胜明白。 如果不能,那谁也管不住这些流民。 流民已经开始动手拆除路障,刘胜只能干看着,根本不能阻拦,也不敢阻拦。 流民步步进,他们步步退。 “赈灾放粮!祭天禳晴!” 巨大的呼声响彻县城,县里的百姓观望着,看着这些流民移动着,逼着官兵步步后退,退到了县衙。 县令大人来不及逃走,整个县衙就已经被堵住。 这种情况下,也逃不走。 县令冷汗涔涔,“刘胜,刘县尉!这些刁民胆敢冲击县衙,还不将他们通通拿下。” 刘胜沉默着,道:“县令大人真的让我动手?一旦动手民变,大人能承担得了后果吗?” 县令大人擦起了额头的汗,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那些县官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县令指着鼻子骂道:“你们伸手的时候一个个比谁都快,如今怎么一个主意也没有!” 但任他如何骂,也是逼不来只言片语的。 “轰!” 县衙的大门被撞开了,一个个流民涌进了县衙,官兵们纷纷拔刀,拦住了流民的去路。 “请县令大人开仓放粮,祭天禳晴!” 巨大的声音震得县令神思不守,刘胜深吸一口气,道:“请大人拿个章程出来吧。” “依我所见,不如就开仓放粮,安定民心,不使哗变。” 县令再也撑不住,露出绝望的神色:“粮?常平仓里哪还有粮?” 即便是刘胜心中早有些预感,此刻也不由得手指冰凉,“一点粮都没有了?” “一点粮都没有了。”看守粮仓的主簿两腿打着摆子,道:“仓里连干草都没有一根。” 刘胜一把揪起县令的衣领,脸上的肌肉抽了抽,从牙缝里咬出声音:“你们好大的胆子!” 县令挣扎着,道:“你要做什么!刘胜!你要造反吗!” 刘胜冷笑一声,“你不想活,我还想活。” 他把县令扔出门去,县令落在地上打了滚,滚在流民脚下。 “你疯了!”县令尖叫道,“来人,来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