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降旨
朱元璋看了朱允熥一眼,而后伸手接过朱允熥递来的名册翻开查看,上面记录着参与制造收割机和打谷机的工匠共七千人左右,未参与制造收割机和打谷机,但同属于工匠身份的人有五百人左右。
不待朱元璋开口说什么,朱允熥接着解释道。
“当前皇爷爷在全国设置了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共包含132府,190州,1138县。”
“这1138县每个县都不能遗漏。”
“孙儿决定每个县分配收割机和打谷机的数量共六台。”
“而皇庄里的七千多工匠正好可以派遣到地方,一人负责一台收割机或者打谷机,选择自己擅长的。”
“除此之外,将作监也派遣人员跟着皇庄里面的生产人员一同前往地方给予协作、支持。”
“当然仅仅靠皇庄和将作监的人还不够,各州县也贴出告示招募当地的能工巧匠去县衙。”
“届时他们从应天前往各地需要7—10天的时间,剩下的50天左右的时间足够他们赶在秋收之前将收割机和打谷机生产出来。”
“孙儿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向皇爷爷请旨。”
“请皇爷爷颁布圣旨,让皇庄、将作监乃至地方各州县一同配合,为此次秋收做好准备。”
朱允熥的计划果然无比周详,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事无巨细的安排妥当了。
就连一旁的太子朱标在看向朱允熥时都是眼里带着光的,不得不说允熥安排的很好,而且此事还非允熥不可,其他人绝对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
就单说派往地方的七千多名工匠,若不是允熥深谋远虑,提前布局、安排好,绝对不可能临时找到这些人,那这个计划也就没办法实行,所以说啊,此事没允熥还真不行。
意识到这一点后,朱标又满脸兴奋的看向允熥,这可是他朱标的儿子,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朱标能有一个这样的儿子,真是此生无憾了。
允熥一个人将这么大的事情安排妥当,还不用父皇和自己伤神,他的要求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于是朱标将视线从朱允熥的身上转移到朱元璋的身上,而后疑惑父皇为何还不下旨?允熥都安排到这个份上了,父皇一点心不用操,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吗?
可别说朱元璋心里还真有自己的打算,从皇庄里面派出七千名工匠,那可是七千人啊?还要去地方两个月的时间?要是一点工钱不给说不过去吧?
可是要是七千人都给,朱元璋一下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赊着、欠着吧,别说自己脸上不好看,还会折了允熥这个孩子的面子。
此时的朱元璋因为银钱的问题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秋收在即,收割机和打谷机的生产势在必行,不能延误,另一方面他又拿不出足够的银钱来雇佣那么多的工匠,若是能少付一点就好了,既表现了自己的诚意,不至于失了面子,又让收割机和打谷机顺利推广,秋收顺利进行。
看着陷入沉思的朱元璋,朱允熥一时之间还没想到朱元璋的顾虑,当朱允熥反应过来时,又开始暗自后悔没提前和朱元璋说清楚这件事儿,可现在再开口总是有些不合时宜,这不明摆着说朱元璋没钱吗?
正当朱元璋绞尽脑汁想怎么和朱允熥提这件事儿时,他别别扭扭的开口询问道。
“熥儿,还有一个问题。”
“将作监隶属朝廷,每个月都有俸禄领养,但是皇庄里派遣出来的工匠不属于朝廷,他们的工钱应该怎么结算?还有地方州县要是招募工匠,给他们多少工钱呢?”
看到朱元璋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朱允熥心里暗松一口气,而后直接说道。
“地方州县招募工匠的工钱就按当地的物价水平就行,当地的工匠多少钱,给他们多少。”
“至于皇庄里面的工匠,他们也是按月领工钱,由皇庄开支。”
“毕竟皇庄和朝廷的规定不一样,分属两个地方,孙儿觉得皇庄里的工匠就按皇庄内的规定来就可以了。”
“一切由孙儿负责,皇爷爷就不用担心了。”
“孙儿一定会妥善安置好他们的。”
朱允熥说的这话朱元璋倒是相信,朱允熥的皇庄朱元璋也见过,就像书上写的桃花源的那种地方似的,而且看的出来那里的老百姓生活的很好,说句难听的,应天府的老百姓和皇庄里面的那些人相比,差的远了。
得到朱允熥的保证后,朱元璋轻轻松了一口气,他的心神也跟着彻底放松下来,既然银钱的问题已经解决,那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于是朱元璋看向朱标,而后开口吩咐道。
“标儿,就按照熥儿说的,拟旨。”
“圣旨一颁,让皇庄里的工匠,将作监的即刻出发前往地方,还由地方县衙则要全力配合,以保证这次秋收的顺利进行。”
“此事就由标儿你负责,让户部尚书徐铎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