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方旭
崔筠不死心,过了一天又去了及春馆。
刚坐到二楼的房间里,就有一人抱琴进来,崔筠没想到馆里这么快就派人来了,但又一想,这家茶馆在京里数得着,琴曲艺人多些也不足为奇。
那人走过去坐在琴台边,问道:“姑娘想听什么曲子?”
崔筠一惊,竟是个男子,她此时哪里有听曲的心思,只是想尽快打听到崔渺的消息,问道:“你是这馆里的艺人?”
那人看着崔筠,也不说话,崔筠当他默认了,继续问道:“今日先不听琴了,我问你些事。”
谁知那人抱琴就要走,浮光上前去拦,那人道:“在下只弹琴,不打听,姑娘若要听琴,请便,若要打听,恐怕是找错人了!”
崔筠闻言一笑,她一听这话,几乎立刻明白他身上专属的孤僻艺人的那一点臭脾气,也放缓了声道:“请先生弹琴。”
那人又回去坐下,果然弹了一曲。一曲毕,崔筠拍手叫好:“先生高明。”然后她又站起,走到那人身边行了一礼道:“我也是习琴之人,可否跟先生切磋一二?”
那人皱了眉,上下打量了崔筠一番,他一双桃花眼有些不耐,直看到崔筠眼上的眼纱才缓缓道:“我从不与人切磋,姑娘且找别人去吧!”
浮光听他话里孤傲,有些生气,崔筠却反常的好脾气,赔礼道:“是我的错,崔筠向先生赔礼,先生请便。”
她回头又跟浮光低语说汐云的事,那人不知听到什么,已经走到门口了,反而停住脚步道:“我与姑娘合奏一曲如何?”
崔筠自然答应。他却从怀里取出一支玉箫,等着崔筠抚琴。
一曲《高山流水》之后,那人不似方才那般桀骜无礼,反而行礼道:“在下方旭,不知姑娘想问什么话?”
崔筠自听了他的琴音,反而不想拿汐云的事相问,这时候正沉浸在合奏之后的喜悦之中,听了他的话,忙回道:“倒没什么,不过一些琐事。”
方旭见她不问了,反劝道:“姑娘不必顾虑,有话请说。”崔筠点点头,也不与他客气,问道:“先生既在这里抚曲,可曾听说过汐云,楚姑娘?”
浮光这才转头看方旭,他穿一件白色长衫,清瘦妩媚,这样形容似乎也不妥当,只是一双桃花眼长在男子身上,也找不到合适的词了。方旭微微点头,口里却说道:“听说过,但不认识。”
崔筠听他这样说,也不再追问,正沉默间,方旭却问道:“姑娘找她何事?”崔筠稍一思忖,回道:“我哥哥离家,或许与楚姑娘有关,想了解个究竟。”
方旭点头道:“姑娘稍等。”他说完就出了门,片刻再来,身后跟了五六个女孩子,他将她们带进屋来,轻声道:“姑娘要问话,你们照着说就是。”
崔筠听了忙站起来冲他行礼,他只点点头,自己坐到边上喝茶。
崔筠便问那几个女孩子道:“你们可知道汐云?”
其中稍大一些的红衣女孩道:“倒是知道,不过她不爱与我们来往,半年前已经嫁人了。”
崔筠又问:“她在这里的时候常跟谁来往,你们可知道?”
有个十二三岁的小厮道:“杨公子,崔公子,王公子...,他们都喜欢楚姑娘。”
“崔公子是谁?”
“小人不知,只知道杨公子是杨计相家的二公子,”红衣女孩接口道:“楚姑娘嫁的就是杨公子呢!”
崔筠悄悄问浮光:“计相是三司使吗?”浮光点头,轻声道:“是,在我朝主管盐铁,户部,度支,官同宰相。”
崔筠点点头,又问道:“既如此,楚姑娘如此出身,怎么能嫁到杨府里?”那红衣女孩笑出了声,回道:“是去做妾!杨公子看上她,也是她的好福气。”崔筠见她知道的最多,让其他人下去,独让她留下。
那红衣女孩叫红书,浮光给了她一锭银子,红书声音清脆,将她所知一句一字道出:“楚姑娘是我们这里的老人了,我来的时候她就在,听说还是旧都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没落了,就在我们这里唱曲抚琴。谁也没想到她会忽然嫁人了!”
崔筠问道:“杨公子是什么样的?”
红书口齿伶俐,笑道:“杨公子最大方了,我们姐姐最喜欢他。”她见崔筠皱眉,解释道:“我们姐姐就是梅若姐姐。”
崔筠点点头,红书继续道:“楚姑娘长得好,公子们都喜欢她也不意外,特别是杨公子,为她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
崔筠听她一直说到杨公子,不甚有兴趣,打断她道:“现在楚姑娘还会来这里吗?”
红书笑道:“姑娘您说什么呢,她如今做了姨娘,自然是出不来门。”崔筠听她所说都在杨公子身上,也不想再问,便遣她走了。
等人都散了,崔筠将这些消息一合计,犹豫对浮光道:“难道是哥哥喜欢楚姑娘,楚姑娘又嫁了杨公子,哥哥一气之下就走了?”浮光摇摇头,他对崔渺知之甚少,很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