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 2
宋知意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人不会不如鸟,懂得进退,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周文王,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都是不同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1]。每个人各司其职才能各地其所。”
江守徽的思路是延伸出两个句子间的共同点,而宋知意则是找出了其中的差异,将两句话构成了递进关系。
江守徽听了点头称赞道:“这样破题也甚好,截搭题果然有趣,各花入各眼,各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宋知意则觉得这样既能练题,还能拓展自己的思路,于是在府试之前的这段日子,宋知意每天都会与江守徽一起做上一两道题。
很快便到了四月府试的日子,这回考试,宋知意不用像上回那样滑稽地爬狗洞,周姨娘和宋楚兰也早早起来送他。这次的考试纸笔墨等用品和饭食都由考场提供,不需考生自备,所以宋知意只带了一张薄薄的考引。
今年参加顺天府府试的大约两千人,按照四十进一的比例,中榜人数在五十人上下。府试考三场,分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察考生的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前两场只考一天,较为简单,第三场考试难度最大,因为在府试时会出现一些类似截搭题的怪题,考察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熟练程度,难倒不少人。
前两场考试宋知意都轻松应付,第三场这日,宋知意早早便动身赶往考场。卯时一刻,考场开门,因为是最难的一场,考生们皆有些紧张,依次接受初查后鱼贯而入,在掌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自己的考场。宋知意的考位在天字号,坐定后,他将考引放到桌上,闭目养神,这场考试要持续两天,没有充足的精神是很难坚持的。
开考后,第一题很快被展示出来:诗云:穆穆文王。这竟然是他先前跟江守徽讨论过的题。
宋知意哑然失笑,整理好情绪后进入考试状态,将自己和江守徽上次写的答案结合起来,写在了草稿纸上。几经思量后,宋知意些下了破题句:人敬天道,知进退,致其位,遂其道。大意是人要敬畏天道,懂得进退,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践行自己所处位置的道。
宋知意在这道题的论述上花了些时间,待讲答案全部誊抄好后,第二道题的题版已经在考场内巡回了一轮了。
第二道题是:二者不可得兼[2],无求生以害仁[3]。
这同样也是一道截搭题,不过比第一题简单许多。第一句话“二者不可得兼”出自《孟子·告子上》,指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获得,宁可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第二句“无求生以害仁”,完整句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意思是有志之士、仁义之人,决不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有损仁义的事情,只会因勇于牺牲来保全仁义。
两句话之间有共同的逻辑,宋知意重点论述了仁义的重要性和对于生与仁的取舍。
第二道题写至一半时已是黄昏了,衙差们发下了被褥和饭食。大锅饭并不好吃,可为了明天有力气考试,宋知意还是全部吃完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考场过夜,考房很窄,不过一米来宽,宋知意在考房中的小木板上睡觉需得蜷曲着身子,也不能翻身,一觉醒来他只觉得浑身酸痛。好在现在已是四月,夜里并不算冷,也不会患上风寒之类的病症。
早饭是稀粥和鸡蛋,宋知意吃饱后伸了个懒腰,顿觉舒展许多。不一会儿,第三题便来了。
宋知意看到题目,松了一口气,难度跟第二道题差不多,看来这次考试的区分度都在第一道题上了。
因为题目不难,宋知意补完昨日的第二道题,再写完第三道题时才刚刚过午时,宋知意悠闲地用了午饭后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答案,确认无误后才拉动身边的小铃,不一会儿就有两人过来将试卷糊名,将试卷放入专用匣子内,再收走了考场发放的物什,宋知意这才得以离开。
过了几天府试放榜,江守徽先前就提出了要陪宋知意一同来看榜,二人在南萧馆会和走到宋府大门时却在半路上遇到了宋知远。
宋知意看着宋知远,他想来看笑话的心思已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了,宋知意心里觉得好笑,故意道:“二哥怎么一大早就在这,可是来晨练的?”
“今日府试放榜,我这个做哥哥的自然要看看弟弟考成什么样。”
宋知意笑笑道:“那我自然是欢迎二哥的,你一来,我心里也踏实不少。”
三人到考场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来看榜的学子了。一阵功夫后,衙差也拿着榜出来了,随着榜单一点点被展开,人群也骚动起来。
宋知远看得最起劲,从甲等开始一个个看,一直看到乙等末都没看到宋知意的名字,他又倒回来看一遍,确认是真的没有后,立马开口嘲笑道:“三弟,我正着看了一遍,又倒着看了一遍,怎么都找不到你的名字呢。我听说这次府试也不是很难啊,怎么把你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