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番外二
苏州到吕宋的路途约三千六百公里,船队要到达目的,大约需要三个月。
大家都在挤在一处,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此时海龙帮的帮众就会出来维持秩序。
久而久之,就有人觉得海龙帮是不是就相当于官府,今后到了吕宋是以海龙帮为尊吗?
如果海龙帮要在吕宋当个土皇帝,其实众人也不会反对。
首先在吕宋分地,是海龙帮决定的。
其次,这一路的花销基本也都是向海龙帮借的。
最重要的是,海龙帮是拧成一股绳的势力。
但王生的目标从来不是当个土皇帝作威作福。
“大家之所以聚在一起远走吕宋,有人是因为流放、有的是因为家乡无法立足,可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因为走投无路,因此海龙帮不比谁高贵。但是人都会有自己的诉求,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果大家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事,恐怕世界必然就乱套了,所以必然就需要统一的规矩,也就是律法。海龙帮提出新的律法,大家一起来投票表决是否同意。”
众人听完后,反应不一。
普通百姓既然要定规矩,那就相当于继续沿用大明的律法,重新定不定也无所谓。
但这里有些重刑犯,里面不乏原来的朝廷命官,这些人脑子灵得很,稍微一琢磨,就听出其中的意味。
海龙帮不比谁高贵,表明了海龙帮也要遵守相同的律法。
海龙帮提出规矩,大家共同表决,意味着规矩肯定跟大明有所不同,而且还有改的余地。
很快王生就提出几条,先成立政府,完全照搬王葭前世的政府机构,省、市、县、镇、村,上级单位对下级有领导职责。
虽然“市”这一级有些怪,但有人解释大概是“府”的意思,众人觉得换个称谓也没什么,都举手表示同意。
王生很快又根据王葭的提议,要进入政府上班通通要考试,提拔通通要表决。
众人以为进入政府上班就是当官的意思,以为跟科举差不多,殊不知科举是起步都是县丞级别,而现在考进去只是个小吏了。
听完王生的解释后,才知道里面的不同,但大多数人没当过官,不清楚县官跟小吏的区别。
当过官的立刻就明白了里面的区别,今后小吏这种都是政府的人了,虽然接受上级的领导,但是也不会事事以你为尊了。
后来王生又提了些规矩,基本上都是照搬王葭的前世法律。
但是并非都是王葭提的,她刚刚高中毕业的大学生,对政府机构不是多熟悉,基本上都是王四郎十多年前提出的。
这时王葭才终于明白,为何王生一定要来吕宋岛,因为他要改掉中原大地几千年来的规矩。
随着规矩一条条的提出,众人也在讨论中得出,吕宋将是个完全不同于大明的地方。
今后人不会再分三流九等,官府的老爷们也不再是青天父母了,而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工作人员,并不比谁高贵多少。
虽然一时半会的感受还不深,但是感觉自己的腰杆越来越直了。
起初王葭不建议这种全员大规模地讨论政策,选些代表参与讨论就行了。
一来觉得太费时费力,二来觉得大多数文化水平有限,根本就听不懂,还不如先教他们认字,今后再给他们看商讨出来律法。
可王生认为趁现在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律法就是要全员经过讨论,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否则就是一纸无用的条文。
这种方式虽然费精力,但是效果却极好。
哪怕是大字不识的人,都能说出关于新律法的一二三来。
同时随着众人在各项律令讨论中,大家开始渐渐地对吕宋有了归属感。
时间就在众人日复一日的讨论中度过,当大家到达吕宋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部厚厚的法典。
里面涉及的内容几乎可以是方方面面,但是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三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吕宋的所有自然资源归全体吕宋百姓所有;官府不得剥夺个人的合法财产。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一夫一妻制;生命权、名誉权、健康权、劳动权不可侵犯等等。
王葭知道要真正落实这些法律,首先经济实力就要达到,否则也只是空谈。
……
由于一切都是草创,不可能给你时间从小吏干起,所以吕宋行省九品以上的官员五分之三都是出自海龙帮。
虽然有些人不服气,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换上其他人,他们更不服气。
何况海龙帮的人上还掌握着武器。
王生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成了吕宋最大的官员,主管一切。
裴越客掌吏部、扈老爹掌兵部、胡绥掌户部、文若虚掌刑部、潘云掌工部。
至于王葭,因王生废除了礼部,改为了教育部,所以王葭就是在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