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
转眼就到了五月中,李清嘉坐在飞往首都的航班上还不忘再过一遍资料和整理自己的预备草案。
这次她仍是在自己的舒适圈“欧洲理事会”里作为德国代表参加大会。
大会主题与时俱进,背景资料主要聚焦“战争带来的流动难民数量激增”这一问题,希望各位参会代表提出针对“难民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她翻到了最初的手写版草案,上面字迹工整娟秀,除了黑色的正文,还有周延用铅笔标出的下划线和脚注数字,并在旁边逐一标出注意点,语言简明扼要。
比如“1处应给出更具体方案,任何援助本质上也是利益交换,需斟酌其可行性”;
再比如:“5处所说的救援组织是否已存在类似?需考虑到频繁的政策变动容易引起难民的不信任感,影响援助实施。或许依托已有的组织更好。”
连续好几天放学后李清嘉会算着时间跑到高二教学楼找周延,要么是让他帮忙看看自己的草案,要么是取回他前一天批注完的部分。
开始她看着密密麻麻的修注部分很有些脸红挫败,她怀着一种挑衅的心态希望能找到他的错处,没想到大部分的时候他的建议都是无懈可击没有破绽,并且用委婉的语言友好地为她保留了颜面。
反复几次李清嘉的脸皮也就厚了,甚至对周延的批注很有些期待,毕竟他的很多建议一阵见血,让她受益匪浅。
这是最初版的草稿。依托它的修正已然成为电子版在她的电脑里。不过李清嘉还是决定将这一打草稿随身带着参会,这让她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与李清嘉同排而坐是她模联的老搭档林俊轩,这次他们依旧是搭档,同为德国的两个代表。
林俊轩看李清嘉盯着草稿似乎在发呆,本来想跟她说点什么活络一下气氛的念头便也作罢。
他想起刚刚办理登机牌的时候,他对李清嘉说,“你先选位子吧,lady first。”
李清嘉没有扭捏,道:“好,我喜欢靠过道的,越前越好。”
林俊轩心里有点诧异,他以为大部分人在空位充足的情况下会选靠窗的位置。不过他也没有多话,挑了李清嘉旁边的位置,坐在了最不受欢迎的中间位。
李清嘉喜欢过道的位置,这让她有掌控感。去洗手间的时候,下飞机的时候,都不用拜托别人。这似乎是她安全感的来源。她对任何事物都有点隐隐的悲观,有时她连自己都不信任,更何况交托自己的信任和期待在别人身上。
当这种类型的人难得把信任交给别人时,一旦信任崩塌的时候,遭到的反噬简直是双倍的。
李清嘉心里很清楚,她承担不起后果。于是,当出现让她脱离对自我掌控的时候,她要么规避掉所有可能失败的风险,要么干脆掉头就跑,然后用“及时止损”自我安慰。
懦弱,自私,但也可怜地让人心疼。
当看着草稿的李清嘉意识到自己将安全感寄托在周延身上,哪怕只有那么一点儿,哪怕只有那么一瞬间,都足以令她的不安警铃大作。
“那只不过是身为社团负责人的责任感。”
她迅速将摊开的稿纸收拢码齐,过快的速度让锋利的纸张划伤了食指边沿,细密的血珠一下子渗了出来,连成了细细的血线。
“你也跟我作对。”她在心里哀叹了一声,无视讨厌的伤口,任血液渗出,这让她有种隐秘的掌控感,手上的速度却是放慢了些,将稿纸小心地铺放进电脑包的隔层。
接下来的三天简直是李清嘉的噩梦。
连续五个半天,被西装革履地束缚在密闭的大会议室里,虽然两台大型中央空调在头顶卖力地工作,时不时的安静和压抑感仍然让她觉得喘不过气。
如果生理上的不适尚且可以接受,那么心理上的打击简直让她想要缴械投降,落荒而逃。
在她最引以为傲的英语上,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而且她心里清楚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追赶得上的。
尽管极力忽略别国代表那漂亮的发音和自然的连读带来的心里落差,李清嘉还是因为过度在意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导致理解困难。
她不知道第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辛苦准备的草案因为紧张和自卑而错过了合适的提出时机。反观身边的林俊轩却显得游刃有余的样子,撑起了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整片天,李清嘉在感谢他的同时也在心里产生了更隐秘的焦虑。
其实这真的不怪李清嘉产生被降维打击的感觉。
这个舞台上的选手不仅有高中生,更有经验丰富、时间宽裕的大学生。大家的草案基本都是事先就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有生词再正常不过。
李清嘉输就输在看不开的心态上,于是越在意越难发挥正常的水平。
林俊轩一开始就想着抱着李清嘉大腿摆烂,他知道她事先做足了准备工作,于是听到不懂的地方就索性跳过,放松的心态反而让他对别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