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私家车在平坦的小路上硬是绕过苏甜坐出了一种过山车的失重感,终于在两轮过山车体验结束之后,苏甜终于颤颤巍巍的下车了。但向导还是说:“这边几户人家都比较偏,车开不进去,剩下的路要我们自己走过去。”
她们点点头,跟在向导身后的苏甜悄悄提醒刘雨:“学姐,我觉得他在套我们的话。”
刘雨猛地转头看向苏甜,一脸不可思议,但苏甜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刘雨也明白这件事现在说不合适,于是没再多问,只是在向导再次和她们聊天的时候已经不那么积极了,反而有几分明显的拘束和谨慎。
苏甜失笑,但清楚与其被套路,还不如现在这样,于是自己只能想办法。
既然是过来调研的,那么势必会问到一些当地的情况。普通村民可能会说不清楚,但向导一定清楚,虽然他有他自己的打算,但苏甜又何尝不能从他那里拿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呢?
于是在向导又问道:“你们这些东西汇总完之后是要上交还是要怎么样?”之后,苏甜笑眯眯的回答:“这些事情就是老师们该考虑的问题了,想必您也能看出来,我们就是过来帮个手、打个杂的,那些信息这么能让我们知道呢?”
向导一时不知道该接什么,不过苏甜也不介意,继续说:“您是这个村子的人吗?看起来对村子的情况很熟悉啊。今后几天还要仰仗您带我们开展工作啊。”
向导踢开面前小路上的大树枝,回道:“我不是这个村子的人,但之前在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比较熟悉。”
“哦哦,那您是在村委开展哪方面工作的呀?说不定我们直接向您请教就行。”苏甜轻声和缓的说道,但从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无解,因为能成为向导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是当地行政班子的一群人,但眼前的向导......所以苏甜也没客气。
可是向导也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了:“就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和村委没什么关系。就是抱歉帮不了你们了。”
“您说的哪里话。这不是正在帮我们引路吗?您的工作做的很好。”苏甜一语双关,肉眼可见的向导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一瞬。
但也只是一瞬,很快就恢复正常并向身后深深望了苏甜一眼,只是苏甜一直是那幅“辛苦您了”的感激表情,竟找不到破绽,只能语气正常的说道:“你们要找的人家就在前面了。”
这时刘雨也反应过来了,拉了拉苏甜的手示意她清楚了,苏甜小幅度的点了点头。
进入村民家里苏甜才发现房子里面和外面完全不一样,除了冰箱、洗衣机是近些年的款式,就连电视都是十几年前苏甜老家都淘汰掉的老式大块头电视,除此之外就是黑乎乎的家——因为是白天所以村民不会开灯,但因为透光条件不好,整个屋子都是暗的。不过知道她们来访的目的之后,家里仅有的老人——两位爷爷奶奶佝偻着腰连忙要为她们倒茶拿水果,刘雨连忙阻拦,最后拗不过,爷爷还是搬了几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进行访谈。
只是两位老人家不知道三人的具体角色,一共为她们准备了三把椅子放在一起,向导也就顺势坐在她们旁边。但访谈之前老师明确要求过:访谈过程中为避免被干扰,要尽可能让访谈对象少接触的当地向导和司机,尽可能保持服务对象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回答,不要被考察方影响。但这条规定老师也说了:提前告知过村委,要求避闲。但眼前的向导仿佛完全不知道规定一样,直愣愣坐着,还一副认真听的模样。
刘雨打开提前准备好的问卷和笔记本,但迟迟没有开口问,只是在和老两口东拉西扯套近乎,然后看了看苏甜,又看了看向导,苏甜最终还是没有等到的自觉性觉醒,只能站起身对着向导道:“您可以和我到那边去一下吗?有些事情想问您一下。”
向导没办法拒绝这个请求,和苏甜走到了一旁,苏甜给刘雨使了个眼色,刘雨会意,自己打开录音笔和平板开始访谈。
苏甜和向导走到屋前的一个小土坡上,苏甜看了看距离觉得差不多了才有一搭没一搭的询问向导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
向导的眼神不停向刘雨那边望去,苏甜却瞅准时机,:“您是县里的人吗?”
“嗯。”向导敷衍道。
“那您的工作是哪方面的呢?”
“环境保护吧。”向导随意说了一句。但随后就意识不对,猛地看向苏甜,慌忙解释刀:“就是做一些树木运转的买卖……”
苏甜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如果是环境保护,那可能就是环保局,那就对了。
这次调研有一部分就是对当地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所以他才会来吗?
苏甜不动声色就只当闲话家常一般继续聊天,不过经过这么一遭,短时间之内向导肯定不会再透露什么了,索性苏甜就和向导聊起当地的美食和特产。
但是被套路了一下的向导心理防守意识已经很强了,每次的回答都格外谨慎,苏甜有些哭笑不得,但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