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恒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神声不息 > 第十三章 比邻系

第十三章 比邻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180年12月16日晚上7点,距离跨越号所在的飞船队回到比邻系还有3天。

罗任是一个12岁的小孩。在几百年前,他虽然已经到了上初中的年纪,但他迄今为止没有学过任何比较高级的知识,不会做数学应用题,不回答语文阅读题,也不会翻译简单的英文句子,更不会什么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中国人来到比邻系差不多建设好家园后,就研发出了一种名为因特脑的东西。年满12岁时,便可以植入在人的后脖颈上。这种东西可以帮助主人在一晚上让他的学历从幼儿园到高二毕业。

那么,这个人12岁之前这么多年干什么呢?他每天还是需要去上学,但只上五六个小时,就学习各种家务劳动、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知识、体育、思想品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罗任的父母便打算带他去植入因特脑。

罗任放学了,这次他的爸妈早早地就来接他——这是少有的。罗任似乎也知道今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一看见爸妈,便飞快地跑了过去,扑在他们的怀里。

“走,带你植因脑去!”罗任的爸爸说道。因脑就是因特脑的简称。

接着,他们一家三口便找到了自家的车,前往医院。在比邻系,由于那里的比邻星b表面温度极低,根本活不下来,中国人就把家建在了地下3km深的地方。这个“地下世界”的最低点为地下3km,最高点为地下2.5km。他们管这个空间内上方的“地表”叫做“天”,下方的地表叫做“地”,而真正地面以上的地方才叫地表。这么建在地下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可以以非常高的利用率来利用空中而空间来造房子。

由于城市建在地下,就需要一些“主承重柱”,先是建几根强度很高的粗柱子,然后顺便围绕承重柱建一栋楼,就像给一根棒子裹上一层厚厚的毛巾一样。这样的建筑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商场啊,写字楼啊,学校什么的。然后在其他的地方也建上一些顶“天”立地居民楼,建得满满当当。因此,人们给它们专门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柱楼。

最绝妙的是,在几栋柱楼之间,通过几根辅助杆,还可以搭起悬空的平台,可以是操场,可以是公园,也可以是泳池。小则一个操场,大则可以装下一个湖泊。这种平台还可以搭好几层,像堆毛巾一样,每一层都可以由上一层的底部提供光照。

此外,地下城还有一个设计,是在家园建立起来好几年之后才有的:在地下层的“天空”上,有一层巨大的气象屏。它不仅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天气,在不同的天气,还可以制造出真实的降水,并通过空调的方式来模拟春夏秋冬。甚至可以通过调节湿度来制造小雾。这个时候,朝着天上远远望去,一栋栋柱楼朦朦胧胧的,十分奇幻,就像一棵棵藏在白纱后的苍天大树一般。

此外,大约每400平方公里,就会有一个小型的人造太阳,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亮度也会逐渐调整,晚上完全熄灭——是的,中国人已经搞出了可控核聚变。整个地下城以及这个气象屏,巨大的能源需求,都可以由它来解决。

那么,车怎么办?在这些平台上跑吗?

对,但又不完全是。车的造型很奇特,主体呈水滴形,非常科幻。中间是一个用来载人载物的球体,叫球仓,可以360°无死角旋转。且那时车的马路不是一条路,更像是隧道,车可以在隧道中像磁悬浮列车一样高速疾驶。到了平台上,便可以把半个车身露出来。

这就导致,车不仅可以沿水平方向行驶,遇见了墙壁,甚至还可以像电梯那样,把车身旋转90°,但球仓通过旋转仍可以保持水平朝向。你也可以想到,因此,每一栋连接“天”和地的柱楼上都装有垂直于地面的车道,车辆也能够因此而从地下移动到“天上”,这也能够完美地代替电梯,解决因楼层太高而电梯效率低下的问题。

再回过头来说,罗任的学校就是建立在一个平台上的。他们找到车后,打开车门——车门是从车顶打开的,毕竟整辆车只露出了上半部分。车门盖上后,罗爸输入目的地,汽车便开始了自动驾驶。虽然说是汽车,实际上还是磁悬浮车,只不过是叫习惯了。

随着汽车的加速,逐渐来到了这片平台的一个角上。那栋柱楼是建在主承重柱上的那种,比较重要,是北京文化艺术中心,曾演出了好几场京剧。很快,车辆前出现了一根附着在这栋柱楼上的直冲云霄的隧道。随着“嗡——”的一声,汽车的速度减小了,那是因为它进入了这根垂直的隧道,正在像电梯一样运行。此时,球仓再次旋转,但这次是沿着垂直于地面的轴。旋转之后,此时的一家三口由面对隧道内壁变成了面向隧道外壁。

隧道外壁,也就是没有附着在柱楼上的那一面是由防弹玻璃做的,因此一家三口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由于学校上方没有修建其他的平台,所以视野异常的好:一根根柱楼在连接天地的部分做了向外突出的圆弧处理,显得更加美观、自然;柱楼上附着着一根根透明的隧道,里面还通着不同方向的车,像极了植物体内导管和筛管运作时的情景;远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