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戏
致仕之后,李善长终日无事。听曲儿唱戏,成了他每日打发时间所需。特地从山西,请来了几个草台班子,每日在自家搭的台子上,唱上几句。
“忆往日心羡仓鼠...”
“笃定定啦...”
“犹胜这披枷带锁...”
“遭刑囚吾...”
“困圄啊囹啦...”
“好一似金印紫绶挂满身...”
......
李善长越听脸色越差,抬手招呼自个儿的儿子,“祺儿,你过来。”
李祺赶紧过来,因戏声吵人,因此李祺将自己的耳朵,贴在李善长的嘴边,“爹,咋了,您说。”
“让他们闭嘴。”
虽不解何意,李祺还是点点头,起身左右吩咐,“都别唱了,今儿就到这儿了,都散了吧。待会,还如往日那样,到管家那儿,领些散碎银子...”
“不给!”
李善长突然的把手拍在桌子上,怒目圆睁,“不给!今儿不给了,往后也不准给!”
这段戏词,听似寻常,却实在唱那秦相李斯。
那秦相李斯,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锒铛入狱,最后落得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到头来,连李斯的尸首,都没人去收拾。
这只是戏词,并非史书中所记载的。
但,这段民间改动了的戏词,却唱到了李善长最脆弱的地方。
致仕在家,在李善长看来,与锒铛入狱,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就是能见到天日。
李祺摆摆手,示意戏子们先去,嘴上吆喝着,“老爷发话了,今儿一文钱都没有。唱戏也乱唱,没把你们送去刑部大牢,也算是饶过你们了。”
打发走了戏班子,李祺蹲下来给李善长倒水,“爹,您别急。要孩儿说,还不如在家呢,这不比朝廷上的尔虞我诈要舒坦。”
李善长敲动腿边的拐杖,“上头那位,只要触怒了他。甭管你在哪,都能给你挖出来。我若是在朝中,还能左右应付应付。如今在家,就只是鱼肉,任凭别人说什么了。”
说着,李善长抬头看天,“大明朝,没有人的一举一动,能瞒得过上头那位。”
这时候,管家匆匆忙忙的跑进来,大口喘气,“老...老爷,宫里...宫里头,来人了。”
“谁来了?”李善长一下子站起来。
管家摇头,“小的不知,只是看那排场,可是不小。坐的轿子,还绣着龙呢。轿子落时,足足垫了三块脚点。”
脚点,轿夫随身带的一物。主要是给轿中主人,下轿方便所备。寻常百姓或是商人,不可用。而官吏进士,则可垫一块。王公贵族,可垫两块。只有皇帝或者皇帝准许的,才可垫三块。
李善长眼睛一眯,“去,中门大开。全府上上下下,只要还喘着气,就都出来迎着。腿断了的,爬也爬到门口。慢了半刻,定斩不饶。”
管家领命先去了,李祺刚要发问,李善长先说话了,“祺儿,这些日子,朝廷里有没有什么大事。”
李祺想了想,“爹,这些日子,朝廷主持春闱。可礼部尚书董伦,却在其中谋私,安插乡党。现在整个礼部,原先的那些人,一个都没留了。皇爷有旨,重开北榜,以安抚北方学子。”
李善长听的认真,不住的点头,“走,去门口接驾。再有,请临安长公主出来。”
临安长公主,朱元璋的长女。早些年,下嫁与李善长之子李祺。自打李善长致仕在家,临安长公主,也多有忧虑。几次想要进宫,却被不准进宫。
换上朝服,戴好官帽。扫尽尘雪,大开中门。
“臣李善长,参见吴王千岁!”
见到是朱允熥下了轿子时,李善长微微吃惊。短暂的错愕之后,李善长立刻回过神来,大行叩拜之礼。
朱允熥加紧几步,假扶一下,“老公爷身子骨可还好?”
李善长趁势起来,脸上淡淡的笑着,“劳烦殿下您惦记着,老臣旁的不成,就是这身子骨,一直还算硬朗。每日三餐,还能吃上三碗的米饭,三盘的鹿肉。”
环视一下四处,朱允熥轻轻的挑起眼皮,目光跟着挑帘去动。
里头的人出来了,朱允熥动了动嘴,上前一步,“侄儿见过长公主。”
行了礼,朱允熥搀住临安长公主,“姑姑怎么也出来了,瞧您这脸色,近日可是身子不适。待侄儿回宫,奏明皇爷爷,给姑姑您派几个太医来。”
李善长先接茬了,“长公主可不是不舒坦,在臣家中,吃得好睡得好。”
“只是,臣往年都在朝中值守,鲜有回家的时候。这一下子突然致仕,呆在家里时候久了。长公主瞧着臣,也觉着心烦。”
朱允熥心中冷笑,半开玩笑,“我还以为,姑姑在你家,受了什么委屈。”
分主宾坐好,因临安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