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姜缅坐在桌案前,拿起毛笔不怎么熟练的写起了信来,把最近京城可能不太平的消息告知姑娘们,叮嘱道最好屯点粮食之类的,虽然没有直说有关难民的信息,却也是洋洋洒洒写了几大页。
吹干墨迹,姜缅把它交给小桃,说道:“让小厮再带句话,让月娘照顾好自己,照看好紫金楼。”
时间悄然过去,在京城热闹非凡的表象下暗藏着许多未知的汹涌。
“小桃,去叫着严遂,我们一起去街上逛逛。”姜缅有些时日没有出府了,想念各种街头的小吃,趁着天气凉爽些,择日不如撞日,就出了丞相府,如游鱼入海兴致可高了。
街上的人比之前少了些,姜缅起初以为是她出来的时辰太早,走了没两步,到了卖吃食、粮店之类的街道,姜缅发现街上的人并不少,原来都聚在这里了。
这家名字叫孟氏粮店的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百姓们拿着麻布袋子,神情焦急。
姜缅看着这也不像是开业大酬宾,或者是做促销大甩卖的样子,不然众人脸上是兴奋的神采才对。
“严遂,你去打听下发生了什么。”姜缅拉着小桃在街边的馄饨摊坐下,看着对面的孟氏粮店,对站在身后的严遂说道。
“是,小姐。”严遂看到有些人拿了小半袋的粮食从店中出来,跟着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伯走了段距离,在给了几枚铜板后,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严遂大步走回来,抱着剑坐在姜缅的对面,对正在拿着碗吃馄饨的一主一仆说道:“这位老伯说听到了南方难民要北上的消息,想要给家中填点粮却发现价格翻了几倍……先不说难民来了会怎么样,这样下去百姓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我这边也问过摊主了,这家粮店前几天就限制购买粮食,如今更是涨了不少价钱。”
姜缅边说着,边把点好的另一碗馄饨推到严遂面前,馄饨小巧饱满,汤汁鲜香,随着升腾的热气扑面而来,严遂谢过小姐,感觉早上刚吃的伙食,这会竟又有些饿了。
也就一盅茶的时间,姜缅、严遂和小桃这三人组,就发现粮店出来一位管事,对门口还排着的长队吆喝道:“今天就到这里了啊,都赶紧回去吧,散了散了。”
“您再等等,我们排了好些时辰,只为买些米面啊。”
“对对,大人您行行好吧,这都好几天了,好不容易排上了队,眼看着就到自己了。”
在百姓嘈杂的请求声中,这位留着两片胡子瘦小的管事不耐烦的喊道:“每天就这么些,我们粮店也没有多少粮食了,这还是主家大发善心匀出来的呢。”
说罢就抬手让两旁的小厮上前,一起关上了店门。
有的百姓垂头空着手往家走,有些百姓聚在一起怨声载道。
“京城粮店里十家有九家是孟氏粮店,他们都没有粮食卖了,那我们这些人该怎么活啊。”
“传言有难民要涌入京城,看来这是真的了。”
“我看那就是他们孟家不想卖粮给我们,想要屯着发大财呢。”
“没有别的地方能买粮,他孟家就是卖出天价,也有人会买的,只不过我们老百姓买不起罢了,唉。”
听着这些话,姜缅心中惊诧,这么快就传出难民要来的消息,看来灾情很严重了,皇上再不有所动作,民心不稳啊。
在平常这个时候早就该散早朝了,今天的朝堂上却气氛凝重,许多大臣们都做鹌鹑状,恨不得把头低到胸口里。
“谁来告诉朕,这灾民入京城的消息是如何泄露的?”端坐在高处的皇帝面有怒气,摔了手边的奏折,“你们平常不是都很能说的吗?现在都哑了吗?”
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赶紧上前递一杯温茶,皇帝端起来喝了一大口,喝茶的礼仪都不管不顾了。
丞相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臣与蒋大人、刘大人等遵循圣上的旨意,在颁布安排难民的条例前封锁消息,臣连家人都没有告诉,想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人提前散播了出去。”
“臣以为现如今安稳民心、安排即将到来的难民,是重中之重,追究泄露消息之罪,等时局平稳下来再做打算。”
丞相朗声说出他的想法,打破了朝堂中寂静的气氛,其他大臣随声附和,请皇上下旨颁布条例稳定民心。
“希望诸位在关键时刻出些力,一起安置灾民。”皇上看着下面神色各异的大臣们,暗自叹了口气,说完这句话摆摆手转身就走,留下大太监宣读圣旨。
“到底是谁散播了消息,才让京城中多半百姓都知道了灾民的事情?”丞相走在散朝人群的后方,与太子并排走着,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像是一股新势力,我的人正在暗中调查,相信不久就有眉目了。”
这次的突发事件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也让有些人重视起了京城暗地里错综复杂的势力,尤其是一股新的力量的加入,搅得这深潭更加浑浊了。
姜缅带着严遂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