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后金皇太极
他们也经常看到大明的报纸,江南是多么富足,但这仅仅是土地上的富足!关键可以以此为根基,开拓海外,加入王爷大军。或者自己组建团队,但大多数选择了加入王爷大军。在海外,藩王这个名头含金量那太高了,只要满意,随便就可以封爵,这比朝廷封爵要随意的多!尤其是他们发现了一个和大明一样大,而且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世界!真是天佑大明啊!
也有一些江南大族,勋贵家族选择独自或者组团去开发一些相对较差一点点的岛屿!尽量不去硬碰硬,随随便便就发现一个浙江省一般大小的岛屿,无非是有瘴气!免费招收一些中原和陕西流民就万事大吉了,这些人只要有吃的,根本不怕死!
崇祯只是一招反击,就让他们人口损失十之七八!蒙古部落,其他女真部落纷纷和后金做切割,向京师告罪!崇祯暗卫会给臣服的部落互市,同时会招收他们部落的雇佣军和放牧人员开发间岛地区和松嫩平原地区的耕地!
如今这些开拓者们和土匪,山大王差不多。见到大部落光明正大做生意,见到小部落威逼利诱,拉拢族长,长老,让他们加入开拓者行列。 毕竟开拓的利益太大了,而且孩子还可以免费管吃管住,还可以读书,识字,练习礼仪;也学习,骑马射箭,野外生存等知识。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学堂将孩子一直养到十岁。
十岁左右的孩子如果还会认字,简单的礼仪,骑马射箭,那在开拓者就太吃香了。加上关外孩子早熟,十来岁就已经长大了。稍微磨练两三年就可以成为顶梁柱,还可以培养忠诚性!
短短三年,东北大平原上的中小部落不见了,都很开心地成为了开拓者的一员。不过这也导致了那些大部落的抱团,叶赫那拉部,以及察哈尔部,插汉部等再度和后金媾和。这些开拓者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是他们不敢破坏耕地和城池。有了耕地的渔猎部落,对自家耕地看得更严!你毁我耕地,我烧你牧草。我的耕地没了,没粮食了。其他城市免费借给我,你没有了牧草,那就必须迁走了。而这时一些开拓者为了指标,就会拉拢这些部落,只要转化为农耕部落,就会一视同仁。
根据人口数量分配土地,一人五十亩水田,族长三百亩,如果不会耕种,就请关内的佃农耕种。这个政策往往一经颁布,那些中下层部落民就会欢欣鼓舞!以后再不用颠沛流离!住进城市,卖掉所有的羊,都换成牛,为人类耕地!
如今崇祯皇帝大力引进了番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 尤其是番薯和玉米,最受牧民欢迎。番薯人类可以吃,番薯叶子,玉米秸秆,可以让牛羊来吃!
土豆的优势也很明显,将土地整理好,土豆有芽的地方切割成几块,埋在土里,过几个月都可以收获。也受到新转化过来农民的极大欢迎!
这三种作为管理方便,产量大。很快就在这些部落传开了! 对于那些大部落,他们也试图学习这种技术,但被开拓者严密封锁!
这些技术不难,而且种子易得,很快便被这些部落学会,他们也向往城市文明的繁华生活。
这时候范文程给皇太极提了建议,让这些部落民众填补辽东这些空城,不仅可以增加税收,也可以控制他们!守城要比攻城简单得多!
皇太极的策略很简单,部落越大,人数越多,所分配的城池越大越好!税收自己收,但需要缴纳一成的税收,不是不想多收,而是不敢。开拓城十年内不收任何东西,十年后才十五税一。自己的城市自己防务,皇太极根据部落大小不吝封赏,但是依旧让女真大部落和漠南蒙古部落纷纷加入。一时间后金人口再度突破两百万。而且凝聚力大增,基本盘扩大很多。
但是沿海沿江的城市,除了个别防御的好的,基本没人选择,最后被拆了,皇太极虽然不喜欢,但是他们不擅于生产,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来加固其他城市!至于沿海的城市,已经完全被东江府所占领!
而这些部落离开后,土地自然落到开拓团手中,第一步,修沿河堡垒,船坞,第二步,招募流民,免费发土地!崇祯三年,天灾不断,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东厂和锦衣卫就扮演流民头目,直接带领流民去关外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