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就像神一样
一年后,故宫就会禁止影视项目进入拍摄。
《末代皇帝》因为申请及时,成为最后一部在紫禁城内拍摄的电影。
后来的《戏说乾隆》,虽然也号称是在紫禁城内拍摄,其实只是拍拍外景。
由于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两个朝代又是影视剧的高发朝代,所以兴建一座紫禁城,会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刚需。
如果参考后世的发展,杨叶应该去横店兴建影视城,不过他并不想去横店。
杨叶的大本营在香港,而横店太远了,不利于发挥他的优势。
要不了十年,香港的娱乐产业就会崩盘,这是时代的洪流,杨叶阻止不了的。
这不是说杨叶多拍一些牛逼的电影,多发展一些产业,培养一些人才就可以避免的。
这年头好莱坞利害的电影多的是,香港学到什么了吗?无非就是跟风抄袭一波罢了。
香港只是一座城市,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战略腹地,只能靠海外市场。
随着香港电影越来越繁荣,制作成本必然不断上涨。
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的超级巨星拍摄一部电影要拿两千万片酬,香港本土市场的营收全给他一个人都不够。
要赚钱就只能靠海外,而海外是最不稳固的,对方随手制定一个政策,你就只能徒呼奈何。
比如前两年马来西亚将本国的娱乐产业“巫裔化”,邵逸夫就只能卷铺盖走人。
九十年代台湾政策一变,香港最大的海外市场瞬间丢失。
杨叶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凭空造出一个战略腹地,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想方设法,不惜送技术也要帮助内地发展经济的原因。
只有老百姓有钱,才能拉动循环,企业才有活力,都是一帮穷鬼,韭菜都没得割。
随着内地的经济崛起,必然会产生虹吸效应,香港的娱乐产业迟早会往内地转移。
港片暴毙之后,香港电影年产量几年之内就迅速从巅峰时期的300部跌落到50部左右,还包含合拍片。
香港的电影人才开始出走,最顶级的那批,比如陈龙、李联杰、吴宇森、袁和平这些人,前往好莱坞捞金。
次一级的,比如刘桦、郭富成这些,就来到内地市场淘金。
而那些最基础的从业人员,他们没有能力去好莱坞,去内地赚钱。
开不了工,只能被迫转行。
这些人也没有别的工作技能,只能从事销售业或者服务业。卖楼、卖保险,做服务员、做保安的都有。
比如车保罗这样的港片专业龙套,港片繁荣时期到处开工,忙得连去银行存钱都没时间,港片挂掉之后,就只能去做保安。
这些基础人才,其实挺有用的,直接放弃掉太浪费了。
所以杨叶才未雨绸缪,提前在深圳兴建影视基地。
等港片萎缩之后,这些基础人才、熟练工种就可以转移到深圳来,无缝衔接,为杨叶的娱乐事业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如果把影视基地搞到横店去,这些基础工人就只能从零开始培养,起码要多耗费十年的时间。
现在内地的娱乐产业基本为零,杨叶要抓紧时间跑马圈地。
只要他的深圳影视基地能够提前形成产业链,必然会在中国娱乐业大爆发时占据最有利的生态位。
而做到这一点,非常容易,要不了几年,港台两地就会大规模前往内地取景拍戏。
在深圳这么近的地方,有一座这么好的影视城,你们来不来嘛?
……
其实香港的娱乐产业这么繁荣,兴建影视基地这门生意早就有人盯上了。
比如邱德根就在香港修建了一座“宋城”,完全依据《清明上河图》打造而成。
只不过他下手晚了,没有搞到丽视,如今这座“宋城”一直租给杨叶在用。
再过两年,邱德根还会在新加坡建造一座“唐城”,后世香港很多著名电影就是在邱德根的“唐城”拍摄的,比如《花田喜事》。
只不过邱德根没有杨叶的关系,也没有杨叶的资源,杨叶可以跑到深圳来建造“紫禁城”,他做不到。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暂时想象不到大陆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也就不会这么早过来投资。
梁市长显然对这门生意很感兴趣,一听就是大买卖。
杨叶一提,他就详细询问相关的信息。
杨叶大致解释了一遍,影视城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当然是影视制作,另外一个就是观光旅游。
这两条都可以拉动大量的就业人口,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
杨叶最后说道:“香港的‘宋城’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梁市长有兴趣的话,不妨到‘宋城’考察、调研一番。”
深圳到香港就几步路,梁市长欣然道:“那好,回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