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恒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

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京畿放在此地,相当于重头兴建一座都城,代价太大了。”

陈景恪说了三个要素,经济、交通、防守。

陈景恪没有直接说哪里,而是道:

“京畿之地,首先要有天险可守,易守难攻。”

就食说白了就是出去讨饭。

朱棣敢将首都放在别人家里?

敌人要是能打到潼关,只要封住出关的口子,不让一粒粮食流入关中。

历史已经改变,本以为这辈子他能少操点心,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朱元璋想了想,也点头表示认同。

“总体来说,南方是天然的经济区域。”

八百里关中平原,已经养不活那么多人了。

他实在不愿意放弃。

“现在陕北和河套已经严重荒漠化……”

上个月一千月票的加更,奉上。

每次遇到灾年,皇帝都会带领文武百官出关中,去外地要饭。

“就以唐朝长安城为例,人口最高时超过百万。”

见朱雄英还是疑惑,就解释道:“应天城有长江天险,但也只有长江天险。”

陈景恪想了一下,说道:“简单来说,土地承载能力就是其中一项。”

马皇后最先问道:“景恪,你去一趟长安吧,只有你去了我才能安心。”

可对于太子或者皇帝来说,几乎不可能。

朱元璋默然不语。

“唯有政治中心,是人力所能决定的。”

“南方已经够强势了,在将京畿放在这里,那北方怎么办。”

“所以,我以为长安不再适宜做大明的京畿。”

就在他准备结束话题的时候,陈景恪再次开口:

“还有第四个因素,发展潜力。”

马皇后也不禁点头,这个划分确实很有道理。

陈景恪看了看朱元璋,心下很是同情。

朱元璋极为赞同的道:“说的好,这也是咱一直想迁都北方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是他孤陋寡闻了,朱元璋从登基之日开始,就有迁都的心思。

“政治中心,往大了说就是国家的京畿所在。”

长时间处在气愤和内疚之中,难怪会得高血压。

“虽然元朝将大都放在此地,然元人不善经营城池,此地并未发展起来。”

每年从天下各地,往长安输送数百万石粮草,才勉强够养活那么多人。

朱元璋说道:“应天城偏安南方,非长久之计。”

“其他地方就将彻底丧失话语权。”

但还没等他考虑清楚,朱标就病故了,迁都之事就此作罢。

自然也知道唐朝面临的尴尬局面。

陈景恪点头道:“对,政治中心发展迅速,很快就会成为大明第一大重镇。”

最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现在就剩长安和洛阳。

马皇后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但还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

更不知道,陈景恪竟然能想的那么远。

“让人变得保守不思进取,一旦北方有变,恐怕会重演南宋旧事。”

治疗的方法更多在于养,核心就六个字:

少操心,多休息。

“否则不利于漕粮运输,也不利于通行各地。”

所以废寝忘食的工作,几乎是事必躬亲,操的心比诸葛丞相还多。

陈景恪先是惊讶,然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虽然当时朱棡和朱樉都已经死了,可作为塞王他们的实力还在。

朱元璋说道:“长安交通最为不便,北平稍好,洛阳地处中原腹心之地,四通八达最为便利。”

这还真是……让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然而朱标回来之后,却建议将国度放在洛阳。

“你不用担心,咱也不是非听你的,只是想听听你有没有别的看法。”

朱元璋回忆三地的地形,给出了判断:

只是国都换个地方,就能有这么大的改变?

“往小了说,布政使衙门所在,也是区域政治中心。”

“还要考虑人口增多之后,对当地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可以预见的是,大明的京城人口也将是以百万计的。”

一番衡量,朱元璋最满意的其实还是长安。

“我将不同区域划分为四种功能,其一资源区域,其二经济区域,其三军事局域,其四政治中心。”

再加上朱元璋先入为主的想法,还是比较认同长安的。

“军事区域,就是承担军事任务的地方。”

否则朱元璋也不会犹豫不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