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恒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农家子的科举日常 > 义学日常

义学日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光忽忽而过,八月十六日转眼即至。

虽说义学就在平乐镇,离着棠栖村不过一二里路,走过去也用不了两刻钟,无需提前出发。

奈何义学规定是日出上学、日落散学,赵家人怕去迟了惹夫子生气,故而,东方将将透出一缕鱼肚白,赵大年三兄弟已然吃罢早食,准备出发了。

鸡公车上,三人挤做一堆,俱是哈欠连天。赵来田一面推车,一面叮嘱:“到了学里,不准淘气,中午有饭就多吃点,夫子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万不能跟夫子顶嘴,要是让夫子撵回家,不要你们了,你们爷爷发起火来,把你们吊在树上打,咱家可没人拦得住,知道不?”

瞧着两个堂兄眼皮子都要合到一起了,对着自家亲爹的问话充耳不闻,赵大年强打起精神回道:“知道,大伯,我们肯定老老实实读书,不惹夫子生气。”

虽然只有赵大年一人答话,赵来田还是欣慰地点点头,“知道就行,这可是天上掉了块大肥肉,你们呀,可得捧好了,多认两个字,别跟大伯似的当个睁眼瞎,学好了,说不准往后还能去镇上当个学徒呢,再不用下地干活,那可就真出息了……”

赵大年含糊应和着,到底没抗住周公的召唤,头一歪,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光大亮,一行人已经到了平乐镇。

平乐镇说是镇,其实也就是个稍大的村罢了。

只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好,被附近的三个村围在中间,村民们不愿走远路去县城时,就逢五或十的时候来这儿赶集。

时日久了,不是赶集日也有人在这儿开店卖东西,村子也就越来越热闹,最终约定俗成得到这个镇的称呼。

实际上平乐镇连带这附近的通溪村、孝泉村、棠栖村,一共才百户,恰为一里。

此次平乐义学的招生范围也仅限这一百户,而且因为义学免束脩,所以只有贫家子弟才能读,但凡家有余力的都被拒之门外了。

义学位于镇东,虽是由破观改建而成,但风景宜人,左依宿松坡,右临小蚌河,桃柳成荫,土墙陶瓦,黑漆大门上方悬着块匾,匾上四个大字:“平乐义学”。

赵大年出神地望着那四个字,心中感慨万分,他曾无数次想过自己的出路,士农工商,无非这四种。

老老实实的当个农民是不成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了。单说赵家,总共八十亩地,乍一听很多,可这年月粮食产量太低了,一年忙到头,一亩田也就能收一石粮,约莫一百一二十斤。

但赵家人口多,十三口人,八个大人,五个孩子,一月就能吃掉五六斗,一年下来就是六十多石,再除去赋税,留下来年播种所需的种子,基本上所剩无几。

家家户户都没有存粮,随意一场小病小灾,就能把整个家庭打得四分五裂。

匠人乍一听倒是个好选择,常言道,荒年里饿不死手艺人。一技在手,最起码吃喝不愁,若是能当个大夫就更好了,还受人尊敬。

只可惜,这年头的人都讲究个“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有点儿本事捂着藏着,恨不得带到棺材里,自家儿孙还讲究个传男不传女呢,自己一个外人想拜师学艺那可是难上加难,学徒一做十几年到头却是一场空的大有人在。

经商也不错,只是现在赵大年还没想出什么来钱的路子。前世各种美食视频收藏了很多,若要吃,只会张口喊妈,真实水平也就是下面条配青椒炒蛋、番茄炒蛋等炒蛋系列。

至于读书,任谁都知道那是前途最光明的,只是赵大年向来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既无系统又没金手指,天资平平,做不到过目不忘,对于能否在科举路上杀出头来毫无把握。

更何况,读书花费多,拜师的束脩,笔墨纸砚书,样样都是钱,哪一样现在的赵家都承担不起。

只是,万万没想到,天上竟真的会掉馅饼!

天授不予,反受其咎!既如此,若不抓实了这块饼,塞进肚子,那可真是枉他赵大年重活一世了!

……

“好多人啊!”

赵大年回过神来,循声望去,却见大壮躲在大伯身后,只探出头来,好奇且胆怯地四处张望。

赵大年心中暗笑,没想到这皮猴儿还有点怯生。

不过,来求学的人着实不少,义学门前这块不大的地挤满了人,乌泱乌泱的,单单童子们差不多就有三四十人。

赵大年估摸着附近只要听到信儿又符合条件的,应该都来了。

谁让新来的县太爷如此大方呢,义学免束脩不说,就连书册、笔墨、纸砚、桌凳等一应所需全都免费提供,只要你是六至十二岁的贫家子弟!

打量着周围,赵大年心底不由得升起一丝忧虑,因为他突然想起昨天里正讲,义学只有一名夫子!

也不知到时夫子是怎么个教法?自己又能学到多少东西?

……

不多时,一道钟声响起,黑漆大门缓缓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