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物资短缺
在根据地初步建成后,姚军和他的队伍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落脚点。但新的问题很快如阴云般笼罩而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由于长期的战斗和奔波,队伍原本就不充裕的物资储备被迅速消耗,如今已经极度短缺。
粮仓里,粮食所剩无几,那为数不多的米袋在角落里孤零零地躺着,仿佛在诉说着无奈。负责管理粮仓的士兵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一切,眉头紧锁。
“这点粮食,撑不了几天了。”士兵小声嘀咕着。
药品仓库的情况更是严峻,药架上几乎空空如也,仅有的一些常用药品也即将告罄。受伤的士兵们只能依靠着有限的草药和简单的处理来维持,伤口的感染风险日益增加。
姚军在仓库间踱步,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他深知,物资的短缺对于队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团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一旁的副官焦急地说道。
姚军沉默不语,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时,赵猛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说道:“团长,我有个提议。我们可以组织一支小队去附近的村庄征集物资。”
姚军抬起头,看着赵猛,思考了片刻:“这是个办法,但我们不能强行征收,要以合理的方式获取村民的支持。”
赵猛点了点头:“团长,我明白。我们会向村民们说明情况,相信他们会理解我们的难处。”
于是,姚军开始着手组织征集物资的小队。他挑选了一些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士兵,由赵猛带队。
出发前,姚军对小队成员们说道:“兄弟们,这次的任务艰巨,但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能给村民们带来麻烦,要以礼相待。”
小队成员们齐声回答:“是,团长!”
赵猛带领着小队踏上了前往附近村庄的道路。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存在的日军巡逻队。
当他们到达村庄时,村民们一开始对他们充满了警惕。
“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一位老者站在村口,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赵猛走上前,恭敬地说道:“老人家,我们是抗日队伍,现在物资极度短缺,希望能得到乡亲们的帮助。”
老者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眼中的警惕稍稍减少了一些:“原来是抗日的队伍,可我们村子也不富裕啊。”
赵猛诚恳地说:“老人家,我们知道大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我们在前线与日军作战,没有物资真的撑不下去了。只要大家能帮一点,我们都会铭记在心。”
这时,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围了过来,他们听说了小队的来意。
“爹,他们是打鬼子的,我们应该帮他们。”一个年轻人说道。
老者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们尽量想想办法。”
村民们纷纷回到家中,拿出了自己积攒的一些粮食和药品。有的人家拿出了几个鸡蛋,有的拿出了一小袋米,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份都饱含着村民们的深情厚谊。
“谢谢乡亲们,谢谢!”赵猛感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这些物资对于整个队伍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赵猛决定带领小队继续前往其他村庄征集。
在接下来的几个村庄,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村庄因为之前遭受过日军的扫荡,自身也十分困难;有的村庄对他们的身份表示怀疑,不愿意提供帮助。
但赵猛和小队成员们没有放弃,他们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讲述着抗日队伍的艰苦斗争和为保卫家园所做出的牺牲。
终于,越来越多的村民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纷纷伸出了援手。一些富裕的家庭还拿出了藏起来的贵重药品和更多的粮食。
“孩子们,拿去打鬼子,一定要把他们赶出去!”一位大娘拉着赵猛的手说道。
在经过几天的努力后,小队带着征集到的物资返回了根据地。
姚军看到这些物资,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危机。
“我们不能总是依靠村民的帮助,必须想办法自己解决物资问题。”姚军对大家说道。
于是,他们开始在根据地周边开垦更多的农田,种植农作物;同时,组织士兵们学习简单的医疗知识,自己制作一些药品。
然而,日军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行动,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封锁和巡逻。
“团长,日军的封锁越来越严了,我们获取物资的难度更大了。”一名军官向姚军汇报。
姚军皱起了眉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想办法突破封锁,不能让队伍因为物资短缺而陷入困境。”
在困难面前,姚军和他的队伍没有退缩,他们继续寻找着解决物资短缺问题的方法,坚定地向着抗日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