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雪灾
村长坐在自家火堆旁边,火光映照在他脸上,显得有些沧桑。他静静地抽着烟,目光凝视着门外堆积如山的积雪,仿佛能从雪堆里看出什么端倪似的。
许久之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转头对自家婆娘说道:“你有没有感觉到今年特别冷?以前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坐在屋外织着渔网呢,现在却只能待在家里猫冬了。”
村长夫人张氏应道:“是啊!今年真是太冷了,我记得上次遇到这么冷的天气还是十五年前呢,当时我们村里可是冻死了不少人啊!我觉得你应该尽快通知村民们做好准备。
而且今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大家得赶紧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柴火,以免被寒冬困住。”
村长听后,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他放下手中的烟斗,轻轻在地上敲了敲,抖落烟灰,然后戴上厚厚的帽子,准备出门。
他缓缓地走出家门,来到村口的大榕树下。这棵大榕树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它见证了村子的兴衰变迁。此刻,它的枝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宛如一座巨大的冰雕。
村长走到大榕树下,伸手拿起悬挂在树干上的铜锣,用力敲响。铜锣发出铛铛铛的清脆声响,回荡在整个村庄上空。
村民们听到铜锣声,纷纷走出家门,向大榕树下聚集。就连河对岸的村民也闻声赶来,李御和周大哥也在其中。而然哥儿和羽哥儿则躲在家里享受着火炕的温暖,不愿踏出房门半步。
羽哥儿感受着火炕带来的温暖,他说道:“这东西和我们北方的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家也有一个今年正好派上用场,你说今年南方怎么也这么寒冷,我在这里待了三年这是第一次感到如此寒冷。”
楚然心想不会还有雪灾吧,这南方都下这么大的雪,那北方还得了。羽哥儿看他在发呆,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转头看向羽哥儿,我是在想我们这边都这么大的雪,那北方岂不是要有雪灾。
辽东郡大雪封山,大雪已经下了整整三天了。不少百姓家中柴火已经烧完,不少房屋被大雪覆盖被直接压倒下去,辽东郡守已经连给京城送了几十份奏章表明辽东郡大雪之事。
辽东郡的百姓们生活陷入困境,他们面临着严寒、饥饿和失去住所的威胁。郡守大人给不少流落失所的百姓安排了住所,征用了不少寺庙,这些寺庙建筑都是比较结实的适合安置灾民,每天发放食物,情况暂时还能稳定住。
但道路被积雪堵塞,交通困难重重。辽东郡首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将会有更多的人遭受灾难。
京城皇宫内,皇帝坐在龙椅上,揉着眉心,一脸疲惫地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这些奏折来自辽东郡、辽西郡等五个郡,无一例外都是求救信,表明他们那里遭受了严重的雪灾侵蚀。
“这该死的天气!”皇帝咒骂道,心中焦虑不安。大雪已经封闭了辽东郡和辽西郡的所有进出口,导致里面的人无法出去,外面的人难以进入。这种情况下,百姓们生活艰难,物资匮乏,生命受到威胁。
皇帝站起身来,扫视着殿下文武百官,语气严肃:“诸位爱卿,你们对此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群臣沉默片刻,终于有人站出来说:“陛下,可以从渤海那边入手,先将粮食运往黄海,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与辽东郡和辽西郡的距离。同时,可以派兵打通通往辽东郡和辽西郡的道路,确保粮食能够及时送达。”
皇帝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建议,但又皱起眉头问:“那谁去运送这批粮食呢?”
另一位大臣上前一步回答:“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派遣亲信的军队前去执行任务。此外,黄海离渤海并不远,如果能顺利到达,就能更快地将粮食送到灾区。”
皇帝沉思片刻后说道:“好,朕会派出亲兵前往渤海。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粮食需要先经过黄海王的封地,然后再运往渤海。可是据朕所知,那里匪患猖獗,黄海郡王恐怕也无能为力。”
这时,一名官员提议:“陛下,或许可以考虑向其他地区征调粮食,并通过海上运输直接送往辽东郡和辽西郡,以避免经过黄海王封地的风险。”
皇帝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他还是有些担忧:“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开匪患,但海上运输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时间紧迫,我们能否来得及筹备足够的船只和粮食呢?”
众人陷入了沉默,大家都知道这次雪灾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解决起来并非易事。然而,皇帝深知自己肩负着拯救百姓的责任,他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尽快将粮食送到受灾地区,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于是,一场紧急的救灾行动就此展开。朝廷开始组织人力物力,筹备粮食和船只,准备通过海上运输的方式,将救援物资送往辽东郡和辽西郡。与此同时,皇帝还亲自下令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治安管理,打击匪患,保障海上运输的安全。
北方的雪灾有着朝廷的支持正在有条不紊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