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不外如是
瑞祥私学决定建造,是三十年前的事。
三十年前不说当地农村,大城市好多居民的条件都是马马虎虎。
那会儿的阳乐县太穷了,有勇气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人鲜少,大多村民保留着读书无用论的理念,坚持反对当年的村长参与筹建瑞祥私学一事。
读书是坏事吗?
也不尽然。
哪怕是当时,思想受限的村民也隐约知道让子女学习认字的好处。例如县里招学徒,优先要会认字会算数的;外出务工光做体力活也遭区别对待,文盲每月管人领钱比非文盲者少领二十块!
可建学堂是要钱的,这笔钱是要村民合伙掏的……九零年代的坝坝村,村民自个儿住的还是一水粗糙灰砖砌的平房。
你说捐钱盖祠堂盖庙宇盖道观,在村民心中那是造福利民的正经事。可盖学堂,有多少村民能享到福?
想到要花费的钱,村民顿时觉得,读书学习也没那么重要了。反正祖祖辈辈不读书不也这么活过来?
当时县上就有学校,村民直言孩子真想读书,也要看家里供不供得起。供得起的早给钱送县上了,供不起的砸锅卖铁岂不是连累一整个家么!
那不是上学,那是祸害呢!
后来是提出建学的人前前后后在各个乡与县政府间奔波,足足跑了大半年才凑齐钱,将学校建立一事敲定。
这人一怕把学校建离坝坝村村民太近招来口舌,二不想争夺村民的使用用地,才决定把学校校址定在资源少的象儿山半腰。
所以起初的瑞祥私学仅有一楼的三间教室,二楼和仓库是后边政策下来了申请加盖的。
学校建好的当天,那人说:“过去种种从今往后就是历史,翻篇了,这所学校会承载起三乡孩子未来的希望。”
‘瑞’——吉祥快要到来。
‘祥’——引申指吉利、吉祥、吉庆。
‘瑞祥’象征着好运、顺利和繁荣。?? 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幸运和成功,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繁荣。此外,瑞祥还象征着聪明、热情、重情义、乐于助人、一生荣华等正面品质。
他对学子的所有期盼愿景,浓缩进短短的两个字里。
他便是众人面前这座坟冢的主人,亦是许巧兰要在中元节这天千里迢迢赶回来祭拜的恩人——瑞祥私学原校长,施景中。
施景中这人,一生评价好坏参半。
施景中并非坝坝村人士,一家住在县里。祖上福重,正经八百出过一位文曲星状元,到他这一辈家境虽论不上富裕,起码衣食无忧有私产有田地。施家人则乐善好施、广积善缘,又和白阳观关系极好,在当地小有名望。
幼时施景中不进学堂,在长辈膝下读书,聪慧程度担得起一声‘神童’。
即便进中学后,施景中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常常冒出老师回答不上的问题,当堂和老师呛声。长辈因此发愁,忧虑县城学习环境不适合施景中,考虑是否托人送他上市里读书。
不想这般好的前程施景中却等不及,想不开偷了钱外出闯荡。
闯到三十几岁回来,等待他的只有破败糟朽的门院。
他走后没多久,家中老人相继病逝;父母为寻痴儿,可谓是散尽家财费心费力。老人过世无疑成了压死他父母的那根稻草。
据说施景中母亲走的时候,仅剩不到八十斤,一双浑眼迟迟不肯闭上,直到吞下最后一口气前,嘴里还在念叨儿子的乳名。
街坊四邻受过施家照拂,施景中不在,是乡亲自发给施家人送的钟。乡亲们不富裕,一家一户你出盆碟我出碗筷,勉强给施家办了场较体面的丧席。
送葬时谁都憋着没哭,等坐上了席哭哭笑笑嚎啕一片。
可怜这么大一家人,散的如此草率……
过去那么久,人们以为施景中早死在了外边。现下再看到他,又惊又喜,跟着对施家的辛酸苦累骤然涌上心头。
让他们如何不恨不怨呢?施家最后一块状元匾,都是村民力保下来的!
施景中万万没料到自己的一时任性会闹成这般后果,以为增长了见识学成一身抱负回乡可建立一番大事,不想成了千古罪人。
离家时阳乐县还没安上电话,在上海找到落脚点后他往家中寄过平安信。寄的普通信件,不是挂号信,忘了路途遥远老家地处偏僻一事,几封信件根本没寄到家人手中。
施景中失魂落魄,门前长跪不起,被一幼年曾抱过他的乡亲冲上来泼了一身冻水。
“滚,滚出去!再不准你回来!施家没有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
他们宁可施景中真死在外面,就当施家从未有过这号人,就当施家断了香火。
之后施景中被赶走消失的几年是怎么过的,无人知晓。只知再看到他,一身傲骨意气风发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