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乘车
因为去观娘庙和白阳观上香做拜拜积攒功德的市民多,附近几个县都有直达观娘庙的公交车。
阳乐县有地理优势,往常是隔四十五分钟发一趟车。
到七月半和清明以及其他本地祭拜时节,发车时间会人性化的缩减至半小时一趟。
首班车上午七点,末班车晚上十一点。赶首班车的多是为了抢当天的头香。
进了县城,居住楼房变得密集,空气里弥漫的香烛味浓厚呛人。街道随处可见燃烧的香烛和卷成一坨的灰烬,每根树干每根电线杆都无可避免。
居民时而跪地时而对着香喃喃自语,匆匆路过的行人尽力躲避着踩踏。
马路聚拢着大批摩的佬,他们头戴安全帽、熏黄枯槁的手指无一例外夹着烟屁股,一双双锐利的眼眸盯着过往行人。摩托后尾箱上捆着竹笼,里边塞满了拥挤的鸡鸭。
在这一天,它们有望卖上天价。
这一幕实在市井,市井到换个滤镜就能记录进bbc妖魔化中华的题材库里。
村里的青年进县城后就各自散去,他们对去道观寺庙兴趣不大,不如县上新修的网咖、台球厅有意思。
只有明哥一如既往跟着他们,大概是黄家人特意交代过,不放心黄玉果和黄晨阳两个。
等公交时偶有市民与他们攀谈,不同人对待明星有不同的性格,这又是一番人生百态。
好在他们不是大明星和知名人士,没有架子能摆。
当市民问起工作人员在拍什么,萧明玉面不改色的撒谎道:“人文美食记录。”“有兴趣了解吗?类似国家地理杂志那种,一年拍一百个村庄,不过我们是比较小的杂志社。”
市民显然失望了:“害,我还以为你们是录节目的呢……”
“有人会来阳乐县录节目吗?”她一副吃惊模样。
市民当下急眼:“咋没有?就前阵,说是从北京来的大明星上咱这拍啥综艺!”
旁边人跟着一块附和。
“是啊排场很大的,你们没见着不然还能采访人呢。”
“我咋听说是北京来的老师呢?”
“放屁,是教授!上过央视的!”
“咱们阳乐县得火吧?”
市民说的有鼻子有眼,众嘉宾憋着一肚子乐,揶揄地看向低头找钱的谢睿。
等上了公交,周围都是自己人,大伙才放声大笑。
谢睿臊得脸红脖子粗,重重推了把眼镜:“乐?好好好,你们记着哈,下回谁丢丑,我也第一个乐。”
“大哥,这是好事,恭喜你出名!”沈清明尤嫌火不够旺,“你出名了,我们后面卖粮食不就不用打什么摇滚乐花生玉米的噱头了嘛。”
“滚蛋!”
他们人数众多,加上跟拍随行的工作人员共四十来号人。你知道的,能扛摄影的老师块头总是很大,浩浩荡荡的人马颇为壮观。
市民担待他们没跟着挤,主动将这趟车让了出去。
县里的公交比它们来时的客车配置好,起码空调正常、座椅不摇晃、窗户还有蓝色拉帘可以挡太阳。
唐楠一时感慨:“去年我妈还跟我说,老家市区的公交撤得差不多了,只剩几辆主线路,因为大家都搭地铁的缘故。”
“啊,我家那边也是。”
“我们那边用公交还很多哎,不过大多数换成双层带软座的那种了。”
“双层?观光露天的那种吗?”
“那是三层,也有。”
“嗳——好厉害,简直不是一个类型。”沈清明吧嗒吧嗒嘴,“我那边就和这辆的配置差不多。”毕竟他居住的城市是三四线,除了共享单车,就是公交最方便。
聊着聊着汤子佑突然说:
“如果按老龄化而言,保留公交车更好?现在好多老人不懂用brt吧。”
坐brt和坐地铁的规矩大相径庭,更流程化,也不可否认比老式公交麻烦。年轻人中青年适应的快,那老年人呢?
他这一言说的大伙哑口,季寓几个下意识朝萧明玉看去。
后者无语:“看我干吗?”
“你不一向最能说会道!”
萧明玉想了想:“我又不清楚各个城市怎么安排的…不过大多数换新改革后,都有志愿者吧?”
像机场的红色、蓝色马甲。
季寓追问:“要是没安排呢?”
“那证明社会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谭麟冷脸说道。
听听,多么不适合上镜头的话。
萧明玉扭脸和季寓笑眯眯的:“你好好读书,学出本事了自个儿去解决这些问题。”
说到读书,季寓瞬间蔫了,讪讪坐回座位不敢再当问题学生。
昨天这小子还因为许巧兰的事扬言会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面对孟项禹和谢睿爱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