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不顺
在礼部待的时间越长,他越发感受到寒门子弟向上发展的艰难。每年年前宫里都会举办一次宴会,每个部门选择部分官员参与宴会。这个宴会最初设置的意图是宴请一年来工作认真、业绩突出的人员,但实际操作下来,往往只有世家子弟才有机会参宴。所以,何浩然自然而然没有进入参与宴会的名单。虽然知道潜规则如此,但他还是有些失落,自己兢兢业业、加班加点地干了一年,却对现实没有丝毫改变。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小蚂蚁,随随便便就能被踩死,却妄图撬动一颗大西瓜。
与此同时,他慢慢失去了对工作的新鲜感,觉得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对社会民生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尤其是过年前后,一封送往邻国的拜年信函或者答复对方送来的信函,一人主笔一人配合拟定后,竟然需要由副司长指导着反复讨论和修改一周,然后提交给司长,司长提出修改意见后再修改一轮,送给侍郎后,侍郎绝对还要圈圈点点,改来改去,有时候呈交上去的稿件,竟与最初主笔人拟定出来的版本最为相同。如果说两国邦交往来函件确实需要如此慎重的话,那礼乐司为了皇室里一个小小的加封仪式,动用整个司局的力量,花费个把月写加封词的做法,就真的是有点过了。但这些工作,又恰好是礼部投入最多时间的工作。何浩然慢慢觉得,如果能将这块工作的效率提高上去,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放在国内教育推广、邻国发展情况研究等工作上,那礼部便能在推动陈国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年底的时候,柳少俊陪同颍州知州到京都城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聊起对礼部工作的感悟,柳少俊调侃何浩然就是太过理想,要求太多。他说京都这些部门至少在天子脚下,都能依法依规办事,地方上办事说得好听些是非常灵活,说得难听点就是全得遵从上级心意。府级和州级的情况可能稍微好些,越是往下,办事越是毫无章法。对于上面下达的指令,能糊弄过去的就糊弄过去,不能糊弄过去的就想方设法做点表面工作。想升官的一心就想着如何巴结上级,不想升官的,则只想着做好分给自己的那些工作,对其他的什么只要不会威胁到他饭碗的事情都漠不关心。至于什么百姓疾苦什么国家发展,都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以前只知道陈国的官员不作为,没想到情况如此糟糕。”何浩然联系自己从家在家里时的见闻,以及京都城中官场的情况,不难理解柳少俊描述的情况,但无法像柳少俊体会的那般深刻。
“我们在书上、在国学院学到的都是理想化的状态,现实总是很残酷的。”柳少俊边说边怅然地灌了杯酒。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做点有利于社会民生的实事,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不过是蚍蜉撼树,搞不好甚至变成飞蛾扑火,把自己也折了进去。
世家在地方的势力更是根深蒂固,衙门中的重要岗位都由他们把持,寒门子弟即使由中央派任下去官职较高,也免不了受他们牵制。总之,寒门子弟在地方为官的处境,并不见得比在京都城好。
与柳少俊的这一次见面,促使何浩然再次重新思索自己的仕途生涯。这一年来,他确实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妥协,但这样的行为不仅越来越偏离自己的初心,而且似乎对自己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他不禁担心自己终将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