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乱八柱归何当(一)
前孝宗太熙朝十九年,正在其位的皇帝贺畴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近几个月更是日渐衰朽。照太医署私下传来的消息,怕是挺不到来年了。
永嗣王贺镕与其子——上谷郡王贺定隆,一直以来因秘传的“太祖血脉”之事蠢蠢谷欠动。这几年,他们趁着皇帝在病榻休养,暗中联络了守宫监事于博、龙武军左护军程智等七位高官将领,意图谋反。
这些人有的是对皇帝给自己的待遇嘉奖不满,有的是想趁此机会让争夺权势,也有人同样听说过“太祖血脉”的传闻,真的对永王一脉的继承权深信不疑。
贺镕还有个亲弟弟名叫贺镪,受封临海郡王,其长子贺伏晟尚未袭爵,平日看来总是一副和善近人的读书人模样,然而连两个父亲都不知道,他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无谷欠无求,贺定隆所做的不少勾当,其中都有他的手笔——比如私下豢养数百名男女死士制造动乱、再比如捉无家可归的乞儿们来为他们试毒。
贺定隆手下有个心腹剑客,名叫眉山,在江湖上小有名气,人称“鬼剑”。贺伏晟亲自在那些要被拿来试毒的乞儿之中选了三十人出来,让她们跟随眉山学剑。
贺定隆曾问他:“为何不让我们辛苦训练出来的死士们学?”
贺伏晟回答:“死士之所以为死士,是因他们能靠着我们吃饱穿暖、家人无忧,若再给更多,他们的野心就会更大了。这些乞儿原本是要死的,我们救了他们,他们才会感激我们。”
哪知眉山看过之后,第一下便从三十人中剔除了一多半,只留下十一个人,并说:“根骨不够,学也白学。”
贺伏晟脸上仍挂着他温润和煦的笑,对手下说:“剩下的带回去吧,该他们自灭,怨不得旁人。”
眉山的训练方式既残忍又高效,她用三个月时间教了这十一人最基础的功夫和招式,随后便把她们封闭起来,只给三个生还名额,活到最后的人,才能继续活下去。
最后胜出的三人,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七九,以及一对乞儿姊妹——卓晴、尤阿蛮。劫后余生的三人正处在巨大的恐慌之下,贺伏晟适时地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果真如他所说,三人开始感念他的恩情,七九被他送给了贺定隆,姊妹俩则被他收编成了贴身暗卫。
到第二年春,皇帝病危,恰逢天子春祭,为稳定人心,便有朝臣提出由太子贺霄代替皇帝去宗庙举行祭天仪式,不仅为百姓祈春雨,也为皇帝求健康。太子自然是责无旁贷,于是在与朝臣商议过后,决定将政务暂交给中书令游子静、尚书令刘丰及祁王贺霆,三人共襄佐治。
这是贺定隆自己创造出的时机,他们立刻调整人手,打算在祭天仪式前一天、太子离宫之后发动政变。分散在四个地点的人马,在宵禁前刻聚集到了皇城外。
此时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漫天乌云来势汹汹。
直到岗哨轮值,贺定隆带近千人的队伍一涌而出,强闯皇宫,意图挟持垂危病榻的皇帝。他们所喊的口号是“废祸还政,重尊太/祖”,相当于明目张胆地宣传成祖贺玄英得位不正,还说这几年灾情连连,都是老天不认当今皇帝,所以降灾于人间,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内宫禁军没有防备,被叛军解了兵权,任由他们长驱直入,抓捕妃嫔、皇子、皇女,大肆搜寻国玺。贺定隆亲自抓着已然不能言语的皇帝,叫他签下禅位诏书。贺畴誓死不从,贺定隆便一刀了结了他,干脆要内侍拟禅位诏。
外头雨帘密布,宫墙之内的喧嚣丝毫没有传到外面来。
贺伏晟就站在屋里,屏息注目着窗外的远山,不知作何感想。
眉山忽然闯了进来,她是从贺定隆府上来的,急道:“殿下,郡王不听我劝,执意要在今日动手,已经带人杀进宫去了!”
“百姓还不够苦,人心就还没散……更何况老皇帝没死,太子也无大差错,他贸然动手,拼的只能是兵力了。”贺伏晟笑了笑,“晴儿、阿蛮,认得右监门卫将军石大良吧?现在去他府上,拿了他的人头来。眉山,你去杀北衙统军崔骕——就算杀不了人,也务必拖住半个时辰,这二人手握重兵,万一归到太子那边,就麻烦了。”
“是!”“是——”
“还有,找人去送口信给从兄,要他一定斩草除根,一个祸患都不能留。”
几人立刻分头出发,按照贺伏晟的安排前去执行刺杀。
为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贺伏晟又唤来心腹手下,让他去送信给在渭水一带颐养的鲁国公,信上只有四个字——永王正道。
“你不会让我死吧……”窗外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贺伏晟的脸在一闪而过的光下,显出了几分阴森可怖之味。
卓晴二人借风雨的掩护,趁着宫里的消息还未传出,潜入石大良府中,打算对他下手。哪里知道,太子其实并未出城去祭祖,而是带着父亲留给他的“第一刺客”云舟,以作客为名藏在了石大良家中。
两名刺客皆是眉山高徒,剑术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