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必然的人口流失
百斤间浮动,在南方非实验田杂交水稻里,这数据放如今称不上高产田。
村主任帮联系上粮车,加上晒好的稻谷,喊他们和隔壁落河村卖粮的村民搭伙上粮站,省的年轻人不懂事冲撞到生人。孟项禹负责跟车,其余人留守收尾。要把借的打谷机送还回小超市,顺带向村里人讨教收其他作物有无注意事项。
晚上回校舍,孟项禹举着手机和粮站给的收据单站在教室里汇报工作:粮站总共收了他们799726斤,卖了9836629。
租农机结了一千二,孟项禹问过其他村民,价格上没坑他们,走关系是比别人的便宜,正常阳乐县一亩收割要一百三到一百五十元。
刨去拉粮等费用,他们还有九万四千六百块。
不是谁都有去粮站的机会,孟项禹这次开足了眼界。无疑国家是强大的,哪怕是阳乐县这块小地方的粮油仓库中心都大得不像话:粮站提前做好腾仓并库、调校仪器的准备,保证价格上墙、样品上桌,然后一辆辆不知从哪开来的卡车驶行仓库,检斤、化验、卸粮、结算,秩序井然。
像小户中户,粮款当天即可到账,要现金还是要数字钱币,粮站都有准备。
“好!漂亮!”
甭管卖的怎么样吧,反正谢睿先带头鼓掌庆祝一下。
沈清明撑着快断掉的腰,以极其妖娆的姿势扒在墙上:“四舍五入九万五,挺多的吧?”
其他人也觉得挺多,想想这才下地几天就进账九万块,他们大半数人在城里工作半年,税后到手还未必有这数呢。
只有唐楠、谭麟对着计算器愁眉不展。
“这么说粮站收粮一斤给的一块二毛三?”
孟项禹将收据递给唐楠核对:“是。我问过粮站工作人员和落河村的村民,别说阳乐县,几个市都是一块二毛三收。已经有几个季度没有上涨下调过价格了。”
全国粮食的收购价受地区、品种的因素而不同,一块二毛三几乎是正常水稻收购价的最底限。唐楠打开当地上级市某家大型商超的小程序查看大米的市售价,果不其然,十斤本地优质大米的促销价不到三十块钱。
“啧!”
谭麟头疼地捏紧眉。
这九万四千六百块可不是毛利润,成本起码占去一半甚至更多。他们种地比本村人需多负担一笔租地费,村民能拿的耕种补贴他们又领不到。
一半毛利润,好像也能接受?
问题他们水稻种植面积六十多亩呀,现在村里有田地的村民一家才几亩呢?
一亩年租两百元,九十亩半年九千元!
粮食便宜对国家对人民是好事,但对靠耕种为生的农民而言,勉强糊口但养不起家、谁他妈愿意跟你种?靠电视上赞美祖国耕种业形势一片大好、称农民种田能发家致富的专家吗?
怪她把耕种农民的情况想的太好,怪她在北京待太久没做好回南方的调研。收成入账了,谭麟才切身体会到村主任的忧虑。
农村人口流失是必然现象。